师说情境默写含答案 最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8:15: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师说》情境默写含答案 最新

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古代圣人“________________”,尚且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 ________________”,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7.《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认为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不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9.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10.没有谁是天生懂得道理的,这与《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致。

11. 《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地指出了从师的标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2.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3.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其出人也远矣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7.“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8.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9.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10.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1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