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之意识_毙考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25 23:21: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三)无意识知觉研究中实验范式

关于意识和无意识知觉的大部分研究都是通过操纵刺激特性(呈现时间)实现的,Merikle和Joordens1997年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无意识知觉和无注意知觉是非常类似的。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注意知觉和无注意知觉其实是描述了同样一个内部过程的分离。

1、STROOP效应

它与传统的Stroop任务的实验范式不同,只涉及红、绿两种颜色,色词 RED 或 GREEN 是启动刺激,用于启动对红、绿两种靶颜色的命名反应。

结果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当色词和靶颜色不一致的发生概率(75%)显著大于一致的发生概率(25%)时,出现了Stroop效应的反转,即被试在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小于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反转现象只有在色词被有意识地知觉到时才会发生,当对色词的知觉是无意识的时候,出现的是典型的Stroop效应。

2、错误再认

错误再认是指,在进行再认测验的时候,那些实际没有学过的项目被给出 学过 的反应。

Jocob和Whitehouse(1989)的实验:再认测验中,每个测验词呈现之前闪现一个背景词,用于干扰被试的反应。

背景词与测验词的关系有3种:

匹配:背景词和随后的测验词完全相同;

不匹配:背景词和测验词是完全不同的词;

基线:背景词是一个非词字母串。

结果:背景词对测验词的影响依赖于背景词的呈现时间。当背景词的呈现时间较短时(如50ms),一个没学过的测验词在匹配背景下比在不匹配背景下更有可能被给出 学过 的反应,也就是说,在匹配条件下的错误再认率要高于不匹配条件

下;而当背景词呈现时间较长时(如200ms),则出现相反的情况,被试在匹配条件下的错误再认率要低于不匹配条件下。

3、EXCLUSION测验

实验的基本模式是:每个trial首先呈现一个5个字母的单词(如,spice),然后加以掩蔽,紧接着呈现这个单词的头3个字母的词干(如,spi__),让被试用除了刚才呈现过的单词(又称 靶词 )之外的任意词进行补笔。

Debner和Jacoby(1994)发现,当靶词呈现500ms的时候,被试能够按照指导语的要求在补笔中将靶词排除掉,表现为用靶词补笔的比率低于基线值;而当靶词呈现50ms时,被试较难遵从指导语的要求,他们在补笔中用了很多靶词,尽管指导语强调不要用靶词。实验结果表现为用靶字补笔的比率高于基线值。

三、意识和无意识过程之间的关系 排它 冗余

独立

四、意识研究的多学科途径

近十多年来,关于意识问题的研究在心理学及相关学科中占据了非常醒目的位置:无意识认知、内隐认知、认知神经科学iexcl;ordf;iexcl;ordf;神经科学家、哲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心理学家以及渴望深入了解精神的其他科学家们的努力。

Flanagan(1997)提出建立一个统一的意识理论的前景,他主张对意识的研究应该采用一种自然方法,即同等地对待3种不同的分析研究路线:现象学的、心理学/认知科学的、神经科学的。

希望大家能够用心去记忆、把握好普通心理学的每一个章节重点要点,争取为心理学专业考研打好基础,赢得理想的分数,加油!

1.林黛玉:三生石畔,灵河岸边,甘露延未绝,得汝日日倾泽。离恨天外,芙蓉潇湘,稿焚情不断,报汝夜夜苦泪。 2.薛宝钗:原以为金玉良缘已成,只待良辰,奈何君只念木石前盟,纵然艳冠群芳牡丹姿,一心只怜芙蓉雪。 3.贾元春:贤孝才德,雍容大度,一朝宫墙春不再,一夕省亲泪婆娑。昙花瞬息,红颜无罪,到底无常。 4.贾探春:虽为女流,大将之风,文采诗华,见之荡俗。诗社杏花蕉下客,末世悲剧挽狂澜,抱负未展已远嫁。 5.史湘云:醉酒卧石,坦荡若英豪,私情若风絮,嫁与夫婿博长安,终是烟销和云散,海棠花眠乐中悲。 6.妙玉:剔透玲珑心,奈何落泥淖,青灯古佛苦修行,高洁厌俗袅亭亭。可惜不测之风云,玉碎冰裂,不瓦全。 7.贾迎春:沉默良善,见之可亲,深宅冷暖,累遭人欺,腹中无诗情风骚,膺内缺气概魄力。空得金黄迎春名,可怜一载赴黄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