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电影观后感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0/2 23:26: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书记》电影观后感

今天上午看了场电影,《第一书记》。单位发票。感觉得十六七年没进过电影院了。

没兴趣看电影,更没听说过这电影。原本并不想看,因为对于说教心早已木讷。后来觉得反正也得运动身体,去看电影就当晨练吧。直接徒步走,45分钟走到。

9点半的电影,直至9点25分了也没有几个人来看,显然这电影不是吊人胃口的大片,就听这名字,十足一刷色式的说教颂扬片。

电影还是正点开演的,剪票人员多次催促我等几个在场外闲聊的人,快进去吧,已经开演了。

《第一书记》,讲述的是安徽小岗村。

那个改革开放初期按下红手印再次开启分田承包的起源地。

小岗村,一个中国地标式的农村。

小岗村,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的农村。一个民族的优良传统与民族劣根性共同集中体现的农村。

电影讲的不是当年,而是最近这五六年的变化。故事的主人,沈浩。安徽省财政厅的一个小干部。这个人,我知道,去年的央视新闻中没少报道他。一个焦裕录式的,孔

繁森式的领导干部。

他执意要来到小岗包村当村书记,合同三年。这个一个存在无数问题的小岗村。这是一个用电影中的一句话来概括的“率先解决温饱却跟不上致富脚步”的农村。

2005到2006年,我也受我们当地政府派遣到农村包村一年,那时的形式不是今天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那时的包村是扶贫。我和这个故事中的沈浩有一样的行为。去到乡村中为农民解决一点实际的问题。然而说说容易,真正做事又是何其的难,对于一个非政府部门拨款过日子的我们,我们真的比不上那些吃财政饭的单位可以为当地更多做一些事。

电影中演员阵容很明星,但我对此并不感兴趣。 这个电影拍的并不精致,内容如同工作成绩总结。我原本以为很多人会中途退场。但是两个小时的电影下来,并没有谁走动,更没有谁中途退场。陆续的有2~300人来,大家静悄悄的看。

我是一个易动感情的人,尽管是说教,我依然经常会为故事情节而落泪。

一个小干部的包村,并不容易。好在他是省财政厅的人。要点钱,毕竟不是大事,有钱还是能干出点成绩来的。正如当年我们包村下乡一样,最后作典型发言报告的单位恰

恰也是我们市财政局的人,人家财大气粗呀,政府的钱人家可以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只要是买好的,贴金的,花给谁不是花呢?

故事中主人的工作程序我是知道的,他所能做到的事情我也是能理解的,甚至他会用什么样的工作方式来达到最终的目的,我也是能想清楚的。但是,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最终你干了多少对当地村民有益的事情。这很重要。

人,不是金刚。是人,就有情感。做任何事情都会有目的,有原因,有动机。故事中省厅的副厅长说了这样一句颇有味道的话:当官的可以不干事,干事的可以不当官。沈浩下乡的动机其实已经并不重要,即便是他有天大的动机,毕竟他死在了工作的第一线。如果说他有动机,那么这动机也是为人民而死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就着电影说事,其实电影中的故事离我们都有距离。大家更多的是看眼前,看现实,看身边的这些官员的行为与举止。有句话说:东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我们怎敢说故事是美化,而现实是太糟糕呢?我们应该说故事是典型而现实却是个别,这样更合适一些吧?!大家能坐到影院中2小时而不离开,大家是在感动抑或是陶醉?大家是在寄托情感还是理想化一种精神境界?怎么故事与现实差别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