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武汉长江大桥导游词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06: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武汉长江大桥导游词

各位游客;我们的车正行驶在大桥南路上,不远处,我们就可以看到巍峨壮观的南京长江大桥了。南京长江大桥是从1958年开始勘测,在1960年到1968年的这段特殊历史时期,新中国建桥大军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自行设计、施工,建造而成的。这是继白沙陀和武汉长江大桥之后,在长江上建成的第三座大桥。 各位游客:前方是胜利广场,广场一侧矗立着一尊新落成的青铜塑像,像的原形是南京第一任市委书记、南京市市长刘伯承。基座上镌刻着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刘伯承元帅”5个大字。像高5米,寓意着1999年是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基座高4.23米,象征南京解放的日期。

请大家向前看,这就是桥头堡,桥的南北各有一对,高为70米,桥头堡上各有三面红旗,象征着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跃进和总路线。请大家往左边看,这座塑像上5个人物,是当时中国社会的5大组成部分,即工、农、兵、学、商。他们共举五星红旗昂首向前,象征着团结一致革命的苦干精神。大桥两侧整齐地排列着的是150对白玉兰花灯,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齐放,万盏灯火,把大桥雄姿勾勒得更加清晰、迷人,着实是一幅“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画面。“天堑飞虹”作为金陵四十景之一,可谓名副其实。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大桥公园。在这里我们可清楚地看到江中共有10个桥墩,其中9个桥孔,中孔高为35米。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江中央有一露出水面的桥桩。这一桥桩就是大桥初建时,由苏联专家主持打下的第一个桥桩。正在此时,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单方面撤走所有专家和建设图纸。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中国的桥梁建设者们励精图治,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自行研究、设计,建成了大桥。

女士们、先生们:

我们面前这棵苍劲挺拨、风姿绰约的大树,就是20世纪四十年代,轰动世界植物学界的水杉王,也就是被誉为植物活化石的天下第一杉。 水杉为落叶针叶乔木,单叶对生。花单性,雌雄同株。球形果圆或椭圆。树干通直,高可达50米以上。原生种古树大多分布在海拔1100米地带。它是优良的庭园观赏和绿化速生用材树种,春来嫩绿,夏至青葱,入秋变黄,临冬转红。水杉多在20至30年树龄时结实,籽实极为珍贵。据1983年调查,利川谋道至小河一带现有胸径20厘米以上的水杉母树5426株,其中胸径40厘米以上的有1800株,树龄多在50-200年间。其中,红沙溪张家湾一株水杉高51.5米、胸径1.1米,为全国水杉树高之冠。 女士们、先生们,水杉王是一棵古老的树,是当地土家族苗族人民顶礼膜拜的神树,它终年披红挂彩,好不潇洒。它的树身是至今还藏着一件宝物(请大家猜猜是什么?)。水杉王是一棵传播友谊的圣树,多少外国友人,为了一睹它

的风采,不远万里来到利川,当看到它时不少人竟激动得热泪盈眶!让我们在这神圣的水杉树下留个影吧,让我们的友谊像水杉王一样万古长青!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游览著名的东湖风景区。   东湖风景区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东部,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区之一,其湖面约为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湖岸蜿蜒曲折,素有99湾之称。东湖的湖面是这样的广阔,风景是这样的优美,那么大家知道东湖是怎么形成的吗?  

其实东湖濒临长江,经青山港和长江相通,在江湖之间,发育着一片冲积平原,有长达十多公里的环湖长行高地,堤内形成相对低下的凹地,每当汛期,长江水位高于地表时,凹地上游来水便无法外泻,于是,在洼地内的积水就形成了现在的东湖。   

1949年以前的东湖几基本上还是个荒湖,从五十年代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依其自然环境,东湖可被分为听涛、落雁、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