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知识点-地球上的大气.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6:44: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一地理知识点-地球上的大气

高一地理学习的知识点众多,这些知识点也是考试经常考察的内容,因此有必要掌握好这些知识点,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地理成绩,下面为大家带来高一地理知识点-地球上的大气,希望能够加深大家对地理知识点的记忆。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大气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大气是地球的保护层,使地球表面的热量变化不至于过剧烈,并使地表少受外来天体的撞击。

(2)大气是天气变化的物质基础,同时大气对水的循环、地表形态等都起着重大影响。

(3)大气是生物和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大气。 2、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成 分 含 量 作 用 干洁 空气 氮 (N2) 约占78%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氧 (O2) 约占21%

一切生物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 (CO2) 很少

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臭氧 (O3) 很少

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保护地面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 水 汽 很少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也能吸收地面辐射,起保温作用。 固体杂质 很少

作为凝结核,促成水汽凝结 3、大气的垂直分层 层次 高度 特点 形成原因 对流层 ①低纬17-18千米

②中纬10-12千米

③高纬度8-9千米 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均气温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 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①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

②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

平流层 从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高度的范围 ①气温起初不随高度变化或变化很小,到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 ②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大多以水平运动为主。水汽含量极少,能见度好,天气晴朗,对高空飞行有利 平流层气温基本上不受地面的影响,到30千米以上,平流层中的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而使气温升高

中间层 从平流层顶到85千米高度的范围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

②上部冷、下部暖,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相当强烈,又称高空对流层 因为这一层几乎没有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的缘故

电离层 从中间层顶到800千米高度的范围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上升很快

②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该层中的大气物质(主要是氧原子)吸收了所有波长小于0.175微米的太阳紫外线的缘故

散逸层 电离层顶以上的大气 一些高速度运动的空气质点,经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