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医院)临床微生物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0:26: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目录

第一部分标本处理与细菌学检验

1 血液、骨髓标本的细菌检验…………………………………… 2 尿液标本细菌检验……………………………………………… 3 粪便标本的细菌检验…………………………………………… 4 痰及上呼吸道标本的细菌检验………………………………… 5 脑脊髓液标本的细菌检验……………………………………… 6 胆汁标本的细菌检验…………………………………………… 7 穿刺液标本的细菌检验………………………………………… 8 生殖系统标本的细菌检验……………………………………… 9

脓液标本的细菌检验……………………………………………

10 K-B纸片琼脂扩散法…………………………………………… 11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常规药敏试验的抗菌药物分组…………… 12 药敏试剂的质控标准操作程序………………………………… 13 细菌常用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14 肥达氏反应……………………………………………………… 第二部分仪器

1 离心机的维护与保养…………………………………………… 2 显微镜的维护与保养…………………………………………… 3

生物安全柜使用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4 7 10 14 19 23 16 29 32 37 40 42 44 49 51 53 54

1

第一部分标本处理与细菌学检验

1血液、骨髓标本的细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SOP)

【目的】:确保血液、骨髓标本细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临床微生物检验

【支持性文件】: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操作步骤】: 一、 增菌培养基:

培养基:使用自制血培养增菌培养瓶 二、标本的采集:

1、采血时机:在患者发热期间越早越好,以正在发冷发热时或发冷发热前半小时为宜;抗生素治疗前;或在下一次抗生素治疗前立即采集标本。

2.采血量:成人一般为10ml,新生儿与婴幼儿为1-2ml,儿童3-5ml。 三、标本的处理、鉴定与报告:

1、按无菌程序采集血液接种相应培养瓶内立即送往细菌室。 2、收到已接种标本的血培养瓶后,将血培养瓶放入孵育箱相应的位置进行孵育。

3每天观察培养瓶生长情况,有浑浊出现应接种平板

4.取出血培养阳性瓶,无菌抽取培养液转种血琼脂平板和巧克力平板置系统外35℃孵育。并作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和药敏试验。将镜检结果报告临床医生,作为第一级报告。

7、6-8小时将将初步的药敏结果报告临床医生,作为第二级报告。

2

8、当转种的血琼脂平板或巧克力平板上出现单个菌落时,立即取单个菌落进一步作鉴定和药敏试验。将最终确定的结果报告临床医生,作为第三级报告。如果血琼脂平板或巧克力平板上出现两种细菌时,应分别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

【结果报告】:

1、在预置5天培养时间内无细菌生长的培养瓶,应作盲目传种1次,无细菌生长方可报告阴性。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医政司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454

刘运德编:微生物检验(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2 编写 审核人 批准人 起效日期 2005.9 吴茂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