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考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4 13:38: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化个体经过同他人交往接受社会文化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2、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固定的看法,如关于老人总是顽固、举止缓慢的印象。

3、社会认知是认识人的第一步,它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4、社会影响是那类能够改变个人和群体的态度和行为的压力。主要包括从众、顺从、服从等行为。

5、归因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或自己的行为加以解释和推测。

6、社交情绪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包括社交焦虑、嫉妒、羞耻和内疚。

7、从众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的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8、社会致弱由于他人在场或有他人参加而降低个人活动效率的现象。又称社会惰化作用、社会干扰。

9、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10、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一个人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生理状况、心理特性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与评价。

11、光环效应指认知者对一个人某一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还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征。

12、亲和动机亲和动机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亲近、交流以获得他人的关心、理解、合作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

13、偏见就是个人能对某一群体或该群体的成员所持有的缺乏充分事实根据的态度。

14、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

15、利他行为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作唯一目的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6、社会促进个人活动由于有他人同时参加或者有他人在场旁观而使得其活动效率得到提高的现象。 17、暗示指人或环境以含蓄、间接的方式向他人发出某种信息,以此来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18、群体凝聚力是使人们集合在一个群体里的情感。又称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以及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综合形成的,使群体成员固守在群体内的内聚力量。 19、个案调查法指的是个别地对于一个或几个研究对象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查研究,收集关于这些特定对象的客观情况,包括对家庭情况、社会地位,教育影响、职业经历等历史资料加以分析,以阐明其社会行为的本质及规律。 防卫性归因人们往往为了维护自己而做出有偏差的归因。包括利益方面和自尊方面。 1.助人行为:助人行为特指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2.竞争心理优势:.在需要共同拥有资源的情景中,人们在合作与竞争的两重选择上更倾向于选择竞争的心理。 3.从众:所谓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4.社会助长(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或是在电子监控存在的情况下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5.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关系

社会认知:人们如何思考自身和社会性世界,或更准确的说,人们如何选择、解释、识记和使用社会信息来做出判断

和决定。

认知失调:一种不舒服的行动或感觉,最初被认定为,由于持有两个或更多不一致的行为而引起的,后来则被定义为,

因为做了一件和自己习惯的而且通常是与正面的自我概念不符的行为而产生的。

决策后失调:一个人在做了决定后所产生的失调,消除这种失调的方法通常是:提高被选择对象的吸引力,同时降

低被拒绝对象的价值。

后见之明偏见:当人们得知某一事件结束后就会夸大原先对此的预测。

跨文化研究:跨文化研究在不同文化成员中进行,目的是探究我们所感兴趣的心理过程在两种文化中是否存在,还

1

是在哺育人们成长的不同文化中各具特色。

自证预言:人们对另一个人是怎样的有所预期时,将会影响人们对待那个人的方式,从而导致他以人们最初期望的那

样做出行为反应。

锚定与调整调整法则:一种心里捷径,即人们以一个数字或数值为起始点,并依据这个起始点进行调整,但这种调

整往往并不充分。

外显态度:指我们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的态度。

内隐态度:指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并且往往是无意识的态度。

偏见:对特定团体的人所持有的敌意或负面的态度,只因为他们属于那个团体。 巴纳姆效应:普遍性行为特点易使人相信。

过分充足理由效应: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难以抗拒的外在原因所引起的,使得他们低估了内在原因引发该行为的可能

性。

旁观者效应:目击一件紧急事件的旁观者越多,他们中的任何人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越小。 正例谬误:人由于只关注与自己期望相符的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所产生的错误。

无批判接受顺言:人容易相信对自己的奉承和赞扬的倾向。人之所以对那些预言表面上的准确性印象颇深,因为那

些东西本身就是为取悦别人

去个性化:当人们处于群体当中时,对行为的规范限制就会放松,导致从动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增加。

社会促进:在他人在场并且个人的表现将会得到评估的情况下,人们在简单任务上表现较佳,而在复杂任务上表现较

差的倾向。

社会懈怠:(堕化)当他人在场而且他们个人的表现无法得到评估时,人们会在简单任务上表现的更糟糕而在复杂任

务上表现的更佳的倾向。

挫折-攻击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挫折—人们自己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的感觉—会提高一个人做出攻击反

映的可能性。

宣泄:认为依靠攻击行为,观看他人涉及攻击行为或进行涉及攻击行为的幻想,可能减轻积累的攻击能量,并且此降

低进一步攻击行为的可能性。 二、简答题

1、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加工模式

答:当我们收集某一个人的个人资料时,得到的往往是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通常,我们可以以一种或一些核心特质为支撑点来构造印象,把其他特性都同化在核心特质中。我们采用最多的还是两种类似算数程序的方法:累加方式和平均方式

(1)累加方式 这种方式表明人们是以特性的价值的总和来形成对别人的印象的。 (2)平均方式 是以各种特性的平均价值来形成对别人的印象的。 (3)加权方式 (4)中心品质模式 2、简述认知失调理论

答:由费斯汀格于1957年提出,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他认为1)人的认知是由许许多多的认知元素组成的,所谓认知元素是指有关环境、个人、以及个人行为的任何认知、意见、信念等,在认知元素之间存在三种关系即协调关系、不相关联关系和不协调关系。2)认知失调的原因:逻辑上的矛盾、新旧观念的冲突、新旧知识的冲突、不同文化背景下行为的差异。3)不协调状态有程度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认知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二是不协调认知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的相对比例。消除不协调认知的方法:第一,改变某一认知元素使之趋于协调,第二,增加新的认知元素;第三,强调某一认知元素的重要性。 3、简述凯利的三位归因理论

答:又称协变分析模型,他研究人们如何对相同或相似事件的多种例子进行归因。凯利指出,经验是反复产生的,每次的经验总归有着相似之处。假如我们拥有关于事件的多重信息,我们就会利用协变原则进行归因。人们在进行协变信息归因时,将会从三个维度来着手进行:1)区别性;2)一致性;3)一贯性。如果上述三个维度同时表现出高区

2

别性、高一贯性和高一致性的信息就可以对实体做出较为满意的归因。 4、简述群体的功能

答:一)完成组织交付的基本任务。

二)满足个体的心理需求。可满足下列需求:1)获得安全感;满足亲和的需求;2)满足亲和的需求;3)满足自我确认的需求;4)满足自尊的需求;5)增加力量感。 5、简述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答:一)个人因素:1)社会角色及身份特征,主要包括:社会成分、职业、年龄和性别等因素;2)个性特征,主要包括个人的品质和其他与能力、气质、性格等有关的个人特征。

二)情境因素1)助人者的心境;2)他人利他行为的示范作用;3)先前的利他经验。 三)被救助者的特征1)性别;2)年龄;3)相貌;

四)社会文化因素1)具体的社会制度;2)具体文化背景中的价值观行为规范 6、简述减少或消除认知失调的途径 答:消除不协调认知的方法:

第一,改变某一认知元素使之与其他认知元素趋于协调; 第二,增加新的认知元素,改变认知不协调的状况; 第三,强调某一认知元素的重要性。 7、简述社会认知过程的途径

答:1)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反映内心态度、情绪的窗户,是内在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2)言语。人们讲话时的语言、语调、语速等能够充分体现一个人的性格及其他心理特征。 3)体态。体态是一种非言语的形式,各部位的动作及姿势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活动。 4)人际距离。能够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能体现交往者的性格特征及文化背景。 另外认知途径还可以从认知者的角度分为视觉途径和听觉途径。 8、群体压力产生的过程

答:黎维特描述了群体压力产生的过程:

1)辩论阶段:每个成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立场自由的发表意见,同时又听取别的成员的不同意见,经过一段辩论,一般成员会渐渐地分成多数派和少数派,此时少数派会感到某种群体的压力。

2)规劝阶段:一般情况下多数派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主张,而会劝告少数派服从自己的意见。 3)攻击阶段:规劝的结果仍有个别人不肯妥协,大家就会对这种人发动攻击。

4)心理隔离阶段:经过上面三个阶段后,如果个体仍不改初衷,大家便开始孤立他。此时个人要么服从群体的决定要么因孤独和压力而脱离这个群体。 9、偏见产生的原因

答:1)群体间的利害冲突是根本原因。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为了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群体之间就会产生竞争和冲突,这就是造成偏见的基础。

2)社会化的影响。这种偏见是后天学来的,一是直接学习;二是模仿学习;三是环境气氛的感染。 3)群体间缺乏了解与沟通是产生偏见的一个重要原因。占有了充分正确的信息,偏见就可能会消除。 10、个体社会化的载体有哪些

答:1)家庭 是人社会化关键性的早期阶段,儿童在家庭中建立最初的亲密感情联系,学习语言,并开始将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内化。

2)学校 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 个体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技能的机构,其特点是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严格性。在早期社会化中,学校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

3)大众传播媒介 影视、音像、广播、报纸、杂志,特别是互联网迅速向人们提供大量各种信息,使人广开视野,学到新的知识与规范。大众传媒对人的社会化的作用与日俱增。

4)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是能为个体的态度、行为与自我评价提供比较火参照标准的群体。比如,儿童的社会化就受同伴群体的影响很大,同伴群体实际上就是提供态度和行为标准的参照群体。

3

5)社会文化 文化无处不在,由于传统的作用,人的所有行动都会蒙都会蒙上文化模式的外衣。 11、简述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

答:这种理论认为整个人类的社会行为都可视为一种至少是两个个体之间进行的交换活动,无论这种活动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也无论其报酬或代价的大小如何,这种理论观察的重点是人们在社会互动中付出的代价和获得的利润。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都是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但是,认为人们的行为并不是完全追求物质方面的利润。当有两个或多个选择物时,人们总是要进行价值比较。这种价值主要是主观价值,对每个个体来讲都是不一样的。经过比较人们总是会选择自己认为价值高的那一个。 12、简述人际吸引的相等理论

答: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报酬乃是一般人所追求的行为原则,根据相等理论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的道理也在这里。两个人之间友谊的建立,要看当事者是否觉得这个友谊的维持对对方都有益处。如果友谊的存在是彼此可以获得好处,那么这种友谊就会使双方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而得以继续,婚姻上的“门当户对”就是一种典型的相等理论的具体体现。

13、简述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答:人际关系有三级水平:单相识阶段、表面性接触阶段、亲密阶段。

在人际关系的第一级和第二级水平,互惠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则。可以加强彼此的喜欢、促进人际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在进入第二级水平(表片面性接触)阶段,就出现更多的运用个人内在特性来影响彼此关系的发展机会。态度的相似更容易进一步发展成为好朋友。但需要的互补也可促进人际的吸引。

在第二级到第三级水平转变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得失原则。一旦人际关系进入好感阶段,推动它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主要是双方适应的自我表露,向对方介绍你自己并探知他的情况。 14、简述影响从众的因素

答:一)群体方面 1、群体规模 2、群体凝聚力

3、群体意见的一致 4、群体的权威性 二)情境方面1、刺激的模糊性2、反馈的匿名性 3、承诺感 三)个人方面 1、性别 2、年龄 3、地位 15、简述态度的特征

答:1、社会性 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它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 2、对象性 任何态度都是针对某一对象的或人或事物。也就是说具有主题和客体的对应关系。 3、稳定性 形成后将会持续较长时间不会轻易改变,有些态度甚至融合成为人格的一部分。 4、内在性 如同思维想象一样的内在心理历程,是无法观察到的。

5、协调性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意向所组成的。一种态度中三个因素是协调一致的。 6、系统性 所有态度合成态度丛,在态度丛中态度彼此相互联系,紧密相关,形成态度群。 16、简述社会交换理论的观点

答:这种理论由霍曼斯提出,认为整个人类的社会行为都可视为一种至少是两个个体之间进行的交换活动,无论这种活动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也无论其报酬或代价的大小如何,这种理论观察的重点是人们在社会互动中付出的代价和获得的利润。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都是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但是,认为人们的行为并不是完全追求物质方面的利润。当有两个或多个选择物时,人们总是要进行价值比较。这种价值主要是主观价值,对每个个体来讲都是不一样的。经过比较,人们总是会选择自己认为价值高的那一个。 17、简述符号互动论的观点

答:这一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乔治.米德系统地提出来的,米德认为人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使用符号,即人们相互沟通过程中用来代表任何东西的客体。一个人必须理解他人行为的目的,并作出反应。社会和个人的是通过符号相互作用来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一方面社会通过符号来塑造个体影响个体的自我发展;另一方面,个体通过符号维持和改造社会。米德认为人对环境的适应不是简单的像动物那样“刺激——反应”,而是当刺激产生时,相对其进行理解、解释,而后再做出积极的反应,这是一种“延迟反应”。布鲁默发展了符号互动论。强调人的主观作用,强调对刺激的解释过程,应在真是背景中研究人。

4

18、简述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

答: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他认为个体的行为不是由动机、本能、特质等个体内在结构决定的,也是不是由环境力量决定的,而是由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个体行为、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三者之间构成一种三角关系。行为同时受到个体的认知和与动机的影响,人的行为的结果又创造改变了环境,同时也使人的认知和动机发生改变。

观察模仿学习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表现为一个过程,包括注意、保持、运动复现、动机四个过程。重视社会学习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比如,攻击性、性别化、自我强化、亲社会行为等。

他认为,所谓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其中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可能导致什么样结果的推测;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19、简述社会化的内容

答:1、社会生活基本技能社会化。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和谋生技能。

2、行为规范社会化。法律规范社会化和道德规范社会化是两个基本方面。

3、社会角色社会化。分为三个方面:对社会角色的认知,对社会角色的期望值,培养角色变化的适应能力。 4、心理素质社会化。正常的智力、稳定而快乐的情绪高尚的情感、自信果敢精益求精的意志品质、健康的性格、健康的人际关系。

5、政治的社会化。接受现有的政治制度、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政治态度的过程。 20、简述社会认知的途径

答:1)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反映内心态度、情绪的窗户,是内在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2)言语。人们讲话时的语言、语调、语速等能够充分体现一个人的性格及其他心理特征。 3)体态。体态是一种非言语的形式,各部位的动作及姿势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活动。 4)人际距离。能够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能体现交往者的性格特征及文化背景。

另外认知途径还可以从认知者的角度分为视觉途径和听觉途径。 1请分别阐述三种助人理论?并从助人动机和助人发生的原因进行比较。 1.(1)社会生物学解释

它认为助人行为是人的先天特征,来自我们的基因,是可以遗传的。 (2).社会交换论观点

社会交换论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又尽可能少的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 (3).社会规范论

这一规范是指社会期待人们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三者比较

(1)社会生物学解释的助人动机是本能,帮助与自己相似的人是为了增加该种族延续的可能性,它发生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共同的基因中就有帮助他人的因子。

(2)社会交换论的助人动机是助人的代价与利益相比较,利益更大,它发生的原因是提供帮助是因为收益。

(3)社会规范论的助人动机是回报、社会责任与公正,它发生的原因是我们都需要帮助,我们也有责任去帮助他人以维护社会公正。

2合作与竞争的影响因素?

2. 合作的影响因素有:①人际交互作用②沟通③个体特点④奖惩结构

3简述群体及其形成机制。3. 定义: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依赖和互相作用的个体,为了某个共同的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彼此之间具有情感联系的人群。 简述怎样预防和控制侵犯行为:

侵犯是由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可控性和可预测性。 社会成面上的预防: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