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3 11:44: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程设计报告

名: 号:

基于PCM/TMD/2DPSK通

信系统仿真

通信08-2班 袁 巧 利 08082206 卢晓轩 蔡丽萍 2010年6月计通学院通信工程系

1

设计题目:

专业班级:姓学

指导教师: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一、课程设计名称

基于PCM/TMD/2DPSK技术的单向传输系统仿真。 二、课程设计的目标和基本任务 2.1 课程设计的目标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检验学生对本门课学习的情况,更在于培养学生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查阅专业资料、工具书或参考书,掌握工程设计手段和软件工具,并能用设计报告表达设计思想和结果的能力。培养学生事实求是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通过设计过程,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得到通信系统开发应用方面的初步训练。让学生独立或集体讨论设计题目的总体设计方案、编程、软件硬件调试、编写设计报告等问题,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由学习知识到应用知识的初步过渡。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熟练掌握Matlab仿真分析通信系统性能的方法,应用Matlab语言编写应用程序、应用simulink仿真分析系统性能。

2.1 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及要求

1、 用SIMULINK仿真,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PCM/TMD/2DPSK技术的单向传输系

统,要求实现两路语音信号同时传输。 2、要求:

(1)熟悉MATLAB环境下的Simulink仿真平台,熟悉2ASK/2DPSK系统的调制解调原理,构建调制解调电路图.

(2)用示波器观察调制前后的信号波形,用频谱分析模块观察调制前后信号的频谱的变化。并观察解调前后频谱有何变化以加深对该信号调制解调原理的理解。 (3)在调制与解调电路间加上各种噪声源,用误码测试模块测量误码率,并给出仿真

2

波形,改变信噪比并比较解调后波形,分析噪声对系统造成的影响。

三、课程设计任务分析及设计 3.1通信系统各部分组成及原理

图3-1 通信系统一般模型

发送设备:低通滤波器,PCM编码器,复接器,调制器等。 接收设备:带通滤波器,PCM解码器,分接器,解调器等。

3.1.1 脉冲编码调制PCM编码

1、所谓脉冲编码调制,就是将模拟信号抽样量化,然后将已量化值变换成代码。PCM原理框图如图3-1所示。 模拟信 冲激脉冲 抽 样 保 持 量化器 编码器 PCM信号输出 号输入 m(t) 模拟信号输出 低通 滤波器 译码器 信 道 干扰 PCM信号输入 图3-1 PCM原理方框图 PCM 在通信系统中完成将语音信号数字化功能,它的实现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完成:抽样、量化、编码。分别完成时间上离散、幅度上离散、及量化信号的二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