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12:59: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7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信息技术复习资料
模块一 信息技术基础(8分)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信息的含义
1、信息无处不在,它遍布于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2、定义: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变化的过程中被人类主观意识所感知到的特征,是消息、报道、事实、图像、数据、信号、新闻、知识等中所包含的内容,以符号形式表现出来。信息无处不在,具有普遍性。
3、信息的表现形式是:声音、语言、文字、图形图像、视频、符号等。 4、承载信息的工具是信息的载体,比如,纸张、收音机等 信息可以被我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及触觉感知。 ..
信息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及符号来表达,具有多样性。 .......信息可以通过声、光、电、热、力等物理信号来传播。 ..信息可以存储在书本、磁带、磁盘、光盘等介质上。 ..5、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信息的主要特征有:普遍性、载体依附性、传递和共享性、时效性、价值相对性、真伪性、可加工处理性。 1、普遍性: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由于宇宙中事物存在的普遍性和事物运动的绝对性,所以描述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信息也是普遍存在的。在无限的时间长河中,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无限的,因此,信息也是无限的。
2、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
①信息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
例如:交通标志依附于路牌,以符号表现信息;报纸依附于纸张,以文字表现信息;广播、电视依附于电磁波,以声音、视频表现信息。
②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例如:起床的信息既可以通过闹钟的铃声,也可以通过别人叫醒。文字信息既可以印刷在纸张上,也可以刻在石碑上,还可以记录在计算机的外存储器中。
由于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得信息还具有可存储性、可传递、可转换性。 3、传递和共享性
信息可被多次重复使用,不会损耗和消失。 例如:萧伯纳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中思想,我有有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句话体现了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性。
4、信息具有时效性
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例如:天气预报、交通地图、兑奖发票、股票等都有很强的时效性。 “红灯停,绿灯行” 5、信息的价值相对性 对不同的信息接收者,信息的价值是不同的,这与信息接收者的需求密切相关,也于信息接收者的素质有关。
例如:对于一个准备到外地的旅游者来说,旅游目的地的各种信息,如旅游资源、气象等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而对于一个只在本地居住的人来说,外地的气象信息可能根本没有用。
例如:“苹果落地”对许多人来说司空见惯,没有任何信息,但对于牛顿来说,则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使之得出万有引力定律。
6、信息有可伪性
信息的可伪性提醒我们,要注意信息的来源和信息的筛选,要有效防止信息污染。 例如:夸大或虚假广告,再如生活中有时会遇到一句话经过多人传递后就改变了其中的意思,甚至面目全非。 例如:赤壁之战中曹操中了周瑜的反间计误杀蔡瑁、张允两员水军将领即体现了信息的真伪性。 三、信息处理的一般步骤和过程包括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五个环节。 四、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凡是与信息技术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
五、信息技术的四大基础技术是:计算机技术(核心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基石)和感测技术,其中现代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六、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人类社会经历了五次信息革命: 第一次 语言的形成及使用 第二次 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 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及普及 第五次 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七.、信息技术的特点:⑴数字化; ⑵网络化; ⑶高速化;⑷智能化;⑸个人化。 八、信息技术的功能:⑴辅人功能; ⑵开发功能; ⑶协同功能; ⑷增效功能; ⑸先导功能。 九、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1、积极地影响表现有:
改善教育:例如: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等; 电子商务:例如:网上购物、电子银行等; 远程医疗:
交流便捷:例如:电话、手机、小灵通、电子邮件、BBS网络论坛、即时通信(QQ、MSN)等; <2>负面影响的主要表现有:
1、影响思想道德观念取向;2、影响现实的人际交往;3、影响身心健康成长 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1、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努力提高自身明辨是非以及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的能力; 2、不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从事侵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利益的活动;
3、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不利用因特网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密码等违法犯罪活动; 4、不危害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不制作、使用或传播计算机病毒;
5、不私自闯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不破坏别人的计算机系统资源,不窃取别人的软件资源。 6、尊重作品版权,未经软件制作人或生厂商的同意,不非法复制其软件作品; 7、不破译别人的口令和密码,不在别人的计算机或公共计算机上设置口令和密码; 8、不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妨碍社会治安的信息以及淫秽色情等不健康的信息。 典型例题
【例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主要特征的是( )。 A.可伪性 B.时效性 C.共享性 D.隐蔽性
【例2】阅读下列材料,说明这则材料反映了信息的( )。
材料:抚顺市的一家刺绣厂曾经接到了一条消息:生产一种装有中草药的防虫防腐的绣花荷包,大有市场。但该厂却踌躇再三,犹豫不决。
山东长岛的另一家刺绣厂闻讯后,连夜拍板,立即开工,日夜赶制。不久,广州一家贸易公司闻风而动,急促前去订货。而后一外商前来与广州贸易公司交易,有多少要多少。这时,抚顺那家刺绣厂后悔莫及。 A.共享性 B.价值相对性 C.可伪性 D.时效性
【例3】判断题:信息是通过载体表现出来的,我们读到的文字包含信息,看到的图像包含信息,听到的声音包含信息。( )
【例4】判断题:人类发展的历史中已经历了四次信息技术革命。( )
例题: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高速信息网络体系,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信息网络、信息设备、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而普通的高速公路的基本构成有:车、货、人(含司机)、公路。如果把这两者联系起来的话,你认为哪一种比喻最恰当?( )
A. 信息网络——车;信息设备——货;信息资源——公路;人力资源——人 B. 信息网络——公路;信息设备——车;信息资源——货;人力资源——人 C. 信息网络——车;信息设备——公路;信息资源——货;人力资源——人
D. 信息网络——公路;信息设备——货;信息资源——车;人力资源——人
【例5】在我国古代,人们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一个人博学多才,这体现了信息的( ) A、载体依附性
B、传递性
C、共享性
D、时效性
“汗牛充栋”也可作此解。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知识归纳
一、计算机的诞生
1、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用于军事领域。 ....
2、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二、计算机的发展史: 代次 时间 主要元件 体积特征 速度特点 第一代 1946→1958 电子管 大 慢(5000次/秒) 第二代 1959→1964 晶体管 较小 较快(几万次/秒) 第三代 1965→1970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小 快(几百万次/秒) 第四代 1971→现在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很小 很快(几千万、上百亿次/秒) 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缺一不可。 硬件是指由电子部件和机电设备组成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计算机实体。硬件的基本功能是接受计算机程序,并在程序的控制下,完成数据的输入、运算和输出等工作。
软件是指计算机运行服务的各种程序和资料等。软件的基本作用是控制和指挥硬件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硬件资源优势,增加计算机的功能。
硬件好比计算机的躯干,软件则是计算机的思想和灵魂。他们相互依存,软件必须在硬件上运行,硬件必须依靠软件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
计算机系统中硬件和软件一样重要,他们互相依存,软件在硬件上运行,硬件必须依靠软件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
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如下图所示。 运算器 中央处理器(CPU) 控制器 主机(外存中的硬盘也放在主机箱中) 硬件 内存…………………… 存储器 外存…………………………………………………………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手写板、麦克风、数码相机等) 外部设备 计算机系统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绘图仪等) 软件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编译程序等,如DOS,Windows、linux、unix) 应用软件(字处理软件、游戏软件等,如Word,Excel,各种管理软件) 内存(主存) RAM(随机存储器) 可以读,可以写,断电后数据消失 容量小、速度快 存储器 ROM(只读存储器) 只能读,不能写,断电后数据不变 外存(辅存:硬盘、磁盘、软盘、光盘、U盘)断电后数据不变 容量大、速度慢 四、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一)计算机的硬件
我们常见的个人计算机,从外观上看,通常由两大部分组成,即主机和外部设备,如上图右所示。
外部设备是人及交换信息的通道,如显示器、鼠标、键盘等。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设备,决定这计算机的整机性能。
从外观上看,计算机包含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