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复习题(简答题和计算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4 11:48: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4、群体遗传平衡定律的内容是汁么?其要点如何?影响群体平衡的因素又有那些? 25、生物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26、新基因是怎样产生并在群体中保存的 27、 用什么方法可鉴定一群体是纯种还是杂种?

五、计算题

1、如果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独立分配的,而且A对a是显性,B对b是显性。 (1)从AaBb个体中得到AB配子的概率是多少? (2)AaBb与AaBb杂交,得到AABB合子的概率是多少? (3)AaBb与AaBb杂交,得到AB表型的概率是多少?

解:(1)A对a是显性,A或a配子出现的概率均为1/2;B对b是显性,B或b配子出现的概率均为1/2,所以,AaBb个体中,AB配子出现的概率为1/2×1/2=1/4。(3分) (2)∵AaBb个体中,AB配子出现的概率为1/4

∴AaBb与AaBb杂交后代中,AABB合子的概率是1/4×1/4=1/16。(3分) (3)∵Aa与Aa杂交后代中,A表现型的概率是3/4;Bb与Bb杂交后代中,B表现型的概率是3/4。

∴AaBb与AaBb杂交后代中,AB表型的概率是3/4×3/4=9/16。(4分)

2、光颖、抗锈、无芒(ppRRAA)小麦和毛颖、感锈、有芒小麦(PPrraa)小麦杂交,希望从F3选出毛颖、抗锈、无芒(PPRRAA)的小麦10个株系,试问在F2群体中至少应选择表现型为毛颖、抗锈、无芒(P-R-A-)的小麦多少株?

解: 光颖、抗锈、无芒(ppRRAA)×毛颖、感锈、有芒小麦(PPrraa)

毛颖、抗锈、无芒(PpRrAa)

×

毛颖、抗锈、无芒(其中P-R-A-/PPRRAA=27/1)

所以,希望从F3选出毛颖、抗锈、无芒(PPRRAA)的小麦10个株系,则需在F2群体中至少应选择表现型为毛颖、抗锈、无芒(P-R-A-)的小麦27×810=270株。

3、玉米中,有两对独立遗传基因,一对基因R和r决定叶子的形状为缺刻叶和光滑叶,另

一对基因P和p决定圆形花粉和有角花粉。当缺刻叶、圆形花粉植株与缺刻叶、有角花粉植株杂交,得到的子代有四种类型:

缺刻叶、圆形花粉186 缺刻叶、有角花粉174 光滑叶、圆形花粉57 光滑叶、有角花粉63 (1)写出两个亲本的基因型;

(2)根据你的假设,写出子代四种类型的理论预期数。

解:缺刻叶、圆形花粉R_P_×缺刻叶、有角花粉R_pp ↓

缺刻叶、圆形花粉R_Pp186 缺刻叶、有角花粉R_pp174 光滑叶、圆形花粉rrPp57 光滑叶、有角花粉rrpp63 其中:圆形花粉:有角花粉=(186+57):(174+63)=243:237≈1:1 缺刻叶:光滑叶=(186+174):(57+63)=360:120=3:1 说明:亲本中缺刻叶是杂合体交配,圆形花粉也是杂合体。

即:两亲本是缺刻叶、圆形花粉RrPp和缺刻叶、有角花粉Rrpp

4、在番茄中,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C控制缺刻叶,基因型cc是马铃薯叶。紫茎和绿茎一对相对性状, 显性基因A控制紫茎,基因型aa的植株是绿茎。把紫茎马铃薯叶的纯和植株与绿茎缺刻叶的纯和植株杂交,在F2中得到9:3:3:1的分离比。如果把F1(1)与紫茎马铃薯叶亲本回交; (2)与绿茎缺刻叶亲本回交; (3)用双隐性植株测交时,下代表型比例各如何?

5、已知某生物的两个连锁群为右图所示 0 f 0 g 求:AaBb、BC/bc和Bc/bC 可能产生配 子的类型和比例 35 b 43 a 43 c 56 d

6、果蝇中,正常翅对截翅(ct)是显性,红眼对朱砂眼(v)是显性,灰身对黄身(y)是显性。一只三隐性(ct,v,y)雄蝇和一只三杂和雌蝇(+++/ct vy)交配,得到的子代如下:

黄身 440 黄身朱砂眼截翅 1710 黄身朱砂眼 50 朱砂眼

野生型 1780 黄身截翅 270 朱砂眼截翅 470 截翅 55 (1)写出子代各类果蝇的基因型。

300

(2)分出亲组合,单交换,双交换类型。 (3)写出ct v y 基因连锁图。 (4)并发系数是多少?

解:(1)亲本:灰身红眼长翅 1780

黄身朱砂眼截翅 1710 (0.5分) 单交换1:黄身红眼长翅 440

灰身朱砂眼截翅 470 (0.5分) 单交换2:灰身朱砂眼长翅

300

黄身红眼截翅 270 (0.5分) 双交换:黄身朱砂眼长翅 50

灰身红眼截翅 55 (0.5分) (2) 群体总数=(1780+1710+440+470+300+270+50+55)=5075

双交换值=(50+55)/5075=0.021 (1分) 单交换1=(440+470)/5075+0.021=0.2 (1分) 单交换2=(300+270)/5075+0.021=0.133 (1分)

y 20 ct 13.3 v

(2分)

(3)并发系数=实际双交换值/理论双交换值=0.021/(0.2×0.133)=0.789(1分) 7、玉米有色糊粉(R)对无色糊粉(r)显性,而黄色(y)植株对绿色(Y)是隐性。下列两个杂合体植株与纯质隐性植株侧交产生的子代表型和频率: 表 型 植株1的子代 植株2的子代 有色、绿植株 88 23 有色、黄植株 12 170 无色、绿植株 8 190 无色、黄植株 92 17 总 数 200 400 (1) 杂合体植株1和2的基因型是什么? (2) 观察到的重组百分比是多少?

如果这两个杂合体植株杂交,你预期子代中无色糊粉黄色植株的频率是多少? 解:(1)植株1的测交后代中,有色:无色=(88+12):(92+8)=100:100=1:1

绿色:黄色=(88+8):(12+92)=96:104≈1:1

说明:植株1为有色绿色RrYy。

植株2的测交后代中,有色:无色=(23+170):(190+17)=193:207≈1:1

绿色:黄色=(23+190):(170+17)=213:187≈1:1

说明:植株2为有色绿色RrYy。

(2)重组值=重组型配子/亲本型=(12+8)/(88+92)=20/180=11.1% (3)RrYy后代中:配子ry的概率=0.889/2=0.444

所以,预期rryy的概率=0.444×0.444=0.197。

8、下面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的连锁图并注明了图距 α β γ +─────+─────+ 0 10 20

如果并发率是80%, 在αβγ/+++×αβγ/αβγ的1000个杂交子代中,预期表现型频率是多少? (10分)

9、在玉米中,高茎(DD)对矮茎(dd)为显性,常态叶(CC)对皱叶(cc)为显性,纯合高茎常态叶与矮茎皱叶杂交,让F1与双隐性纯合体测交,其后代表现为:高茎常态叶83株, 矮茎皱叶80株, 高茎皱叶9株, 矮茎常态叶7株, 试问,1) F1表现如何?

2) 这两对基因有无连锁?有无交换?为什么?如有交换,交换值为多少? 3) 要使F2出现纯合的矮茎常态叶(ddCC)玉米10株,至少应种植多少株? 解:(1)F1表现为高茎常态叶。 (2分)

(2)这两对基因有连锁,有交换。(2分)因为F1与双隐性纯合体测交,其后代4种表现型比例不等于1:1:1:1,所以有连锁,(2分)有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类型,说明有交换。(2分)

后代总数=83+80+9+7=179

交换值=重组型/总数=(9+7)/179=8.9% (2分) (3) ∵ 10/n=0.089/2=0.0445

∴ n=10/0.0445=224.7≈225株。 (2分)

10、在番茄中,基因O(oblate), P ( peach ), S ( compound inflorescence )是在第二号染色体上。用这三个基因都是杂合的F1与三个基因是纯合的隐性个体进行测交,得到下列结果:

子代表型 数目 + + + 73 + + s 348 + p + 2 + p s 96 o + + 110 o + s 2 o p + 306 o p s 63 (1) (2) (3) (4) (5)

这三个基因在第二号染色体上的顺序如何? 两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

这三个基因间的图距是多少?画出这三个基因的遗传连锁图。 并发系数是多少?

要使F2出现o++纯合植株10株,F2应至少种多少株?

解:对这三对基因杂合体的个体产生8种类型配子,说明在两个连锁间区各有单交换发生,同时也有双交换出现。由于每交换只发生在四线体的2条中,所以,互换率<50%。于是,各型配子中,亲本类型最多,++s和op+一组即是,而双交换是两个单交换同时发生,所以最少,+p+和o+s一组即是。在双交换中,只有位于中间的基因互换,所以前两组比较推知基因o在中间。于是:

三基因的顺序应是:pos (1分)

而二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po+/po+和++s/++s。 (2分)

两个间区的重组值是:

RF(p-o)=(96+110+2+2)/1000=21% (2分)

RF(o-s)=(73+63+2+2)/1000=14% (2分)

因此,这三个基因的连锁图为:

P--------21----- O---14-----S (2分)

符合系数=实际双交换值/理论双交换值=[(2+2)/1000]/[(21/100)(14/100)]=13.6% (2分)

o++配子的比列为:21%/2=10.5%(1分)

要使F2出现o++纯合植株10株,F2应至少种10/(10.5%)≈ 910(株)(2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