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的有效教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4:40: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的有效教学

作者:杨丽艳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3年第01期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发现规律、探究知识的生成过程。对于高三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充分体现这个过程尤为 重要。

关键词:再创造;规律;探究

高三第一轮复习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必修一至必修三各单元的基础知识,并形成知识体系。那么,教师应该怎样上课才会使学生觉得高三的复习课并非是高一新课的重演,而是使学生真

正把握各章节内容高考的方向,各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得以强化和完善,对重难点的把握能力得到提高,解题能力将得到质的飞跃呢?本文旨在探讨本人在近几年高三的教学中不断地反思,不断自我完善,探讨更好的教学方法。 一、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化被动为主动

在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的教学中,我们往往都是简单地运用新课的讲授方法和模式组织复习课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就相当于高一新课的重演,学生在被动地记忆知识,当然也会觉得很枯燥,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容易走神,所以,复习课取得期望的效果往往是不理想的。因此,教师应该想办法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化被动为主动。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是课堂学习“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明确:在高三的复习课中,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

力。教师在每节课上课前都应该认真研究本节课内容在广东高考考试大纲(文综)的地理考点分析、备考建议以及近几年高考这部分内容的考题,把握好高考的方向。课堂中教师给学生提供本节课的考点分析、备考建议后,让学生自己完成知识点的归纳、梳理等。

比如,本人在复习大气受热过程之前,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考点分析:(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在白天);(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在晚上)。然后布置任务,要求每位学生都自己在笔记本上按顺序画出受热过程的示意图,并且写出受热过程的形成过程、大气削弱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最后请一位学生上讲台通过投影仪讲述他的画图顺序,错误的地方自然有学生给以纠正,当然学生看不出错误的教师可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