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十四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1:41: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杭十四中二〇一三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地理学科试卷

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经纬网,回答1-2题。

1.设A.B两地和B.C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L1和L2,则( )

A.L1和L2 相等 B.L1约为L2的一半 C.L1约为L2的1.5倍 D.L1约为L2的两倍

2.若飞机从图中B点飞往D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 C.向东南→东→东北 D.向西南→西→西北

图2中,沿甲图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分别为乙图和丙图,读图完成3-4题。

B 图1 C ( ) D 180° A 90° 0° 90° 180° 0° 30° 60° 90°

图2

3.甲图中地貌可能是( )

A.山谷 B.山脊 C.鞍部 D.山峰

4.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④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

A.东北向西南 B.东南向西北 C.西南向东北 D.西北向东南

图3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小船上的桅杆顶端Q与水面高差为10米。读图回答5-6题。

N 图3

5.图中M地附近陡崖顶部的高度可能为( )

A.275米 B.300米 C.325米 D.375米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 B.该地区平原面积大

1

C.图中A点与Q点的高差可达200米 D.图中河流大致从东北流向西南 7.有关图4中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图4

A.甲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原面积广阔 B.乙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雨季分明 C.丙国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 D.丁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流经

图5为?世界一大板块边界示意图(箭头表示相邻板块运动方向)?。读图回答8-9题。

8.板块的相对运动,边界处可能形成( )

A.甲乙之间的裂谷、海洋B.甲丙之间的海沟、海岭 C.甲丙之间的褶皱山脉、高原 D.甲丁之间的海沟、岛弧 9.甲板块( )

A.参与了地质循环 B. 漂浮在莫霍面上

C. 周边多地震活动,少岩浆活动 D. 以海岸线与其它板块分割 ?烧芭?是印尼悠久的传统农业文化,每年6月至8月是印尼的干旱季节,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当地民众在森林山地放火?烧芭?,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以利耕作。几年后,田薄地衰,山民便弃之不顾,转而另辟新地,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回答10-11题。

10.“烧芭”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水稻种植业 B.热带种植园农业 C.集约农业 D.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11.每年6月至8月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为干旱季节的原因不包括( )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B.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蒸发旺盛 C.赤道低压北移,降水少

D.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为西南风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

图6为?某大洲沿18°E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①②两水域的名称分别为( )

图6 A.地中海、大西洋 B.大西洋、地中海

C.印度洋、北冰洋 D.北冰洋、印度洋

2

图5

丁 乙 甲 丙

13.关于该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带气候分布最广 B.平均海拔世界最高

C.热带雨林分布最广 D.陆地面积世界最大

2013年3月28日,从斐济当地时间(即斐济首都苏瓦时间)晚上8点30分率先开始?熄灯,让地球睡一小时?活动,之后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中国、印尼等亚洲的城市依次熄灯一小时,欧洲、美洲各国的城市也紧随其后。此项活动由世界自然基金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倡议的。据此和下表回答14-15题:

斐济首都苏瓦与北京时间24小时时差对照表 北京时间 0 1 5 13 2 6 14 3 7 15 4 8 16 5 9 17 6 10 18 7 11 19 23 8 12 20 0 9 13 21 1 10 14 22 2 11 15 23 3 苏瓦4 时间 北京时间 苏瓦12 16 17 18 19 20 21 22 时间 14.斐济开始此活动时,北京(116°E)地方时是( )

A. 4点30分

B.16点14分 C.16点30分

D.4点14分

15.全球率先开始“熄灯一小时”时,下列既位于东半球和又与北京同一日期的是( )

A.127.5°W—0°—180° B.20°W—0°—160°E

C.52.5°E——180°E D.160°E—180°—52.5°E

图7是?世界①、②、③、④四个大洲年径流总量和人口总量比较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人均水资源最少的大洲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①、②、③、④四个大洲分别是( )

A.亚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 B. 亚洲、北美洲、欧洲、南美洲 C. 南美洲、亚洲、北美洲、欧洲 D. 亚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 18.图8是“地球南北半球的极地俯视图”, 左图阴影部分表示东图7

半球,右图为极地东风带的位置示意图,那么甲地在乙地的( )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图8

气温距平(单位:℃)是指某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图9是?亚欧大陆部分地区某季节气温等距平线图?。读图回答19-20题

3

19.与图示较吻合的季节是( )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20.图中M点数值及原因分别为( )

A.高于-4℃,地处中纬 B.低于-4℃,深居内陆 C.高于-4℃,地势低平 D.低于-4℃,西风影响 图10为?美国农业区(带)示意图?。读图回答21-23题。

图10

21.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区跟我国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较吻合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农业区(带)⑤ 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 )

A.有五大湖区的充足水源 B.气候适宜,土壤肥沃 C.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D.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23.关于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区专业化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

B.地区专业化可以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提高生产效率 C.地区专业化可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D.地区专业化会对农业生产带来更大的经济风险

下表为?四个世界著名‘硅谷’(美国旧金山、日本筑波、德国慕尼黑、印度班加罗尔)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24-26题。

地点 ① ② ③ ④ 四个世界著名“硅谷”的气候资料

气温(℃) 一月 21.3 9.3 5.2 -1.5 七月 23.9 17.1 25.2 一月 1 110.5 48.6 降水量(mm) 七月 106 0.8 161.5 120 全年 905 500.4 1467 959 17.5 50 24.四个“硅谷”中,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5.四个“硅谷”中,输送水汽的主要盛行风向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6.有关四个“硅谷”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受益于与美国硅谷时差的适到好处,与美国协同发展软件业

B.②地背靠科技力量发达的世界级大都市,但国内的市场不够广阔

4

C.③地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管理经验,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最早 D.④地依托鲁尔区高科技产业的雄厚基础,微电子产业大规模发展

图11为?某地区每月15号多年日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27-28题:

降水量(mm) 气温(℃) 27.该地区气候形成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25 25

A.深居内陆,且位于山地背风坡

B.常年受季风环流影响 C.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D.深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

28.关于该地区描述和农业生产方式最有可能是( )

A.降水稀少,引水植棉 B.牧草肥美,饲养乳牛 C.冬雨夏干,小麦牧羊 D.雨热同期,种植水稻

读“甲、乙两岛屿轮廓图”(图12),回答29-31题。

图12

20 15 10 5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图11

20 15 10 5 0

29.甲、乙两岛屿气候的相同之处是( )

A.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 B.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C.受海洋影响,降水较丰富 D.受暖流影响,最冷月均温高于0℃ 30.有关乙岛所属国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科技发达,产品多出口国外 B.矿产资源缺乏,森林覆盖率高 C.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D.河流短小流急,水力资源丰富

31.乙岛东侧海域为世界著名的渔场,其成因主要是( )

A.温带海区 B.暖寒流交汇 C.上升流的影响 D.河流的流入

图13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读图回答32-33题。 地中32.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 沙漠海A.5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季节性河流33.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死0海60km5 甲30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