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小学5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8:26: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根据第一个故事,说说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板书:机智勇敢) 二、教师引导,进入新课。 小组学习,讨论、汇报。

1.学习第二个小故事。 按照学习第一个小故事的方法学习第二个小故事。(出示课件14)

(板书:渑池之会)

起因: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 经过: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

结果: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思考:秦王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生答,师总结:

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是因为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 (出示课件15)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讨论、交流、点拨:秦王让赵王击缶实际上是侮辱赵王,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荣誉,让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板书: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第三个小故事。

4.学习第三个小故事。(出示课件16)

(1)默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板书:负荆请罪)

起因: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 经过: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思考:廉颇说自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真的吗?

生答,师总结:从渑池会中,秦王因为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而不敢动赵王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廉颇说的是真的。

(2)画出廉颇和蔺相如的言行。(出示课件16)

①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表现了蔺相如怎样的品质? (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板书: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 ②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表现了廉颇怎样的品质?

(语言:反映了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的特点。行动: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

(板书:居功自傲,性格直率)

(3)思考: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详细说出因果联系;爱国是和好的根本原因。)

(4)思考:负荆请罪中蔺相如解释自己不和廉颇针锋相对的一番话有几层含义?说明了什么?

引导生读相关文字,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总结:A.和秦王做比较,点明自己不害怕廉颇。 B.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因为有廉颇。 C.将相不和会削弱赵国的力量。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识大体、顾大局,心胸宽广的人。 三、回顾全文,归纳中心。(出示课件19)

1.课文的三个小故事叙述了谁和谁的矛盾?根据矛盾性质的不同,这些矛盾可以归纳为哪两种矛盾?

2.贯串两种矛盾的中心人物是谁?

3.三个小故事间有什么联系? 哪是因,哪是果?

归纳中心:本文通过记叙将相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表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精神,以及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将相爱国的好品质。

四、总结、拓展。

本文通过典型事件来刻画人物形象;抓住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使读者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下请同学们自读历史故事“刎颈之交”,进一步学习将相团结一致、全力合作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三个小故事。

2.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想。 板书设计:

完璧归赵—机智勇敢

6 将相和 渑池之会---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负荆请罪 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

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知错就改

7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教学目标:

1.会认“隼、瀚”等5个生字,会写“冠、俯”等10个生字,掌握“猎豹、鸵鸟”等词语。

2. 快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按照事物由慢到快的顺序排列来安排写作顺序。

3.学习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及这些说明方法各自的作用。 教学重点:快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学习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及这些说明方法各自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隼、瀚”等5个生字,会写“冠、俯”等10个生字,掌握“猎豹、鸵鸟”等词语。

2.快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按照事物由慢到快的顺序排列来安排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 同学们,今天老师让你们猜一个谜语: 似虎不是虎, 速度快过虎, 身披花点衣, 羚羊填饱肚。 —— 打一南非动物 生猜谜语。

同学们,我们知道,猎豹是动物界非常著名的运动健将,它奔跑的瞬间时速可达一百千米每小时。猎豹厉害吧?可是,还有比猎豹更厉害的呢?它们是谁?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板书: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二、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

2.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词语。教师相机指导。 3.小组内交流,运用词语造句,借以理解。 三、速读检测。(出示课件5)

同学们,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能把握文章内容。如果我们能加快阅读的速度,那么阅读的效果是不是就会增强呢?下面,我们就进行速读练习。

1.本文共700多字,我的阅读速度为_______分钟。 2.讨论、交流:如何才能加快阅读速度? 3.速读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生读课文,交流。(预设)

生1:我读这篇文章,用了大概5分钟。

在阅读的时候,我先根据题目提出了一个问题,然后带着这个问题读,这样读得更快一些。

生2:我读这篇文章用了4分钟。

在阅读的时候,遇到不明白的词语,我也不纠结,而是直接越过,继续读下去。

生3:我读这篇文章用了大概6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