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2017年新大纲《训诂学》真题(一)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9 2:30: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7新大纲《训诂学》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著作,兼注音义的是( )。 A.《尔雅》 B.《经传释词》 C.《经典释文》 D.《释名》 【答案】C

【解析】《经典释文》是古人读经书时用的字典,唐陆德明撰,30卷。它以考证古音为主,兼辨训义,引用了十四部文献《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榖梁传》、《孝经》、《论语》、《老子》、《庄子》、《尔雅》。

《尔雅》是第一部词典,“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经传释词》解释经传古籍中虚词的专著。清代王引之撰。

《释名》,训解词义的书。汉末刘熙作,《释名》是一部从语言声音的角度来推求字义由来的著作,它就音以说明事物得以如此称名的缘由,并注意到当时的语音与古音的异同。

2、解释正文,同时解释前人注释的训诂术语是( )。 A.疏 B.笺 C.音义 D.释文

【答案】A

【解析】笺,也是给书作注解的意思,但注只是对原著做注释,笺既有对原著做的注释,也有对注解做的注释。“音义”,辨音的书叫做音,释义的书叫做义,合起来叫做音义。音义本以辨音释义为主,但往往也从事校勘。音义也有许多别称,如释文、音训、音注、音释、音解等,还可以省称“音”。 释文,解释词语音、义的文字。唐·陆德明有《经典释文》。 3、柳宗元《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也”,句中“政”指( )。 A.统治 B.赋税 C.政治制度 D.统治者 【答案】B

【解析】苛政:繁重的徭役赋税。

4、对原文的误字误读进行更正的术语是( )。 A.之言 B.当为 C.读若 D.析言 【答案】B

【解析】训诂中改正误字误读,则说“某当为某”之言:格式是“甲之言乙也”、“甲之为言乙也”。使用这两个术语时,必然是声训,除了释义之外,释者与被释者之间有时是同音的关,有时是双声或叠韻的关系。

读若:拟其音注音,多用于拟声注音的训诂学术语析言:析言又称对文、对言,浑言又称通言、统言、散文、散言。训诂中用这两个术语来说明近义词的通别。所谓析言,是指近义词同中有異,而强调其異的一面;所谓浑言,是指着眼其共同性的一面,而不计较其中细微的差别。

5、训诂学史上,“浑言”、“析言”两个术语开始使用于( )。 A.东汉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答案】D

6、揭示同义词间内在联系及区别的术语是( )。 A.读若 B.谓 C.如字 D.析言 【答案】D

【解析】析言又称对文、对言,浑言又称通言、统言、散文、散言。训诂中用这两个术语来说明近义词的通别。所谓析言,是指近义词同中有異,而强调其異的一面;所谓浑言,是指着眼其共同性的一面,而不计较其中细微的差别。 7、“盗,逃也。”释义的方式是( )。 A.互训 B.直训 C.义界 D.推因 【答案】D

【解析】根据词的声音线索,探索词义的由来,这种训诂方式叫做推原,亦称推因。

用一句或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限,对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作出阐述或定义,这种训诂方式叫做义界;互训是用同义词或近义词相互解释的一种释词方式,所谓互训,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相对的同义,并不等于它们在一切环境中绝对同义。

8、《陈情表》:“而今刘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句中“薄”的读音是( )。 A.bó B.bò C.báo D.pò

【答案】A

【解析】读bó时有迫近,接近的意思。“薄”是古入声字,现代汉语有三个读音。本意是指草木丛生的地方,挨得很近,读作bó。引申指迫近、接近。 9、“肥,多肉也。”释义的方式是( )。 A.互训 B.推因 C.摹写 D.义界 【答案】D

【解析】用一句或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限,对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作出阐述或定义,这种训诂方式叫做义界。摹写,泛指用文字描述、描写。 10、“白仗山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清规”指( )。 A.佛寺所定的规则和戒律 B.满清规矩 C.清真规矩

D.繁琐、不合理的规矩 【答案】A

【解析】“清规”的名称始见于唐代。《释门正统》卷四:“元和九年(814年),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清规戒律原指佛寺禅院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戒律。现用以比喻繁琐、不合理而又束缚人的成规、惯例。有时也泛指规章制度。

11、下列词语,属于佛教词汇的是( )。 A.庄严 B.庄重 C.严肃 D.威严 【答案】A

12、《上林赋》:“仁频并闾。”仁频,即槟榔。句中“仁频”来自( )。 A.朝鲜语

B.日语 C.爪哇语 D.马来西亚语 【答案】C

13、下列著作,郭璞作注的是( )。 A.《诗经》 B.《尔雅》 C.《周易》 D.《尚书》 【答案】B

14、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包括《尚书正义》、《毛诗正义》、《札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和( )。 A.《周易正义》 B.《论语正义》 C.《孝经正义》 D.《尔雅正义》 【答案】A

15、《孟子正义》的著者是( )。 A.陈奂 B.马瑞臣 C.刘宝楠 D.焦循 【答案】D

16、汉朝人注释经籍奠定了训诂学的基础,代表人物有( )。 A.毛晋 B.郑玄 C.孔颖达 D.邢昺(炳)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