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6 13:58: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09年第9期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No.9,2009 (第11卷第9期 Journal of I棚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 (V01.11.No.9
论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 范 晶 ,巳 葫
(辫竹心理诲询室,北京100026 【摘要】
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高相关。父母应该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阶段关注不同的心理成长内
容。帮助孩子解决不同的心理问题,为孩子创造很好的身心健康的环境使其发展为心理健康的、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一代新 人。 [关键词】
素子关系;心理健康;依恋;人际关系
【中圈分类号]B844 f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53f2009》09—0164—02
子关系主要是父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它是家庭关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每个人来到世界上的第一个人际 关系,它对我们每个人的心身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亲子关 系对孩子的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都起着重 要作用,良性的亲子关系能为孩子社会性发展奠定基础,也 能对孩二产心理健康的发展和稳定产生煎要的影响。
亲子关系在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 1.婴儿期的心理特点 从出生时起,婴儿就是一个社会的人。婴儿就被包围在 各种社会物体、社会刺激之中,形成和发展着人的情绪情感、 社会行为和荚系。在婴儿同主要抚养者的最多、最广泛的相 互接触巾。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最亲近和密切,便与母亲逐渐 建立r一种特殊的礼会性情感联结,这就是对母亲产生依 恋。这个时期通常表现为,婴儿将其多种行为,如微笑、咿呀 学语、哭叫、注视、依偎、追踪、拥抱等都指向母亲;最喜欢同 母亲在一起,与母亲的接近会使他感到最大程度的舒服、愉
快,在母亲身旁使他感到最大的安慰;同母亲分离会使他感
到最大的痛苦;在遇到陌生人和陌生环境而产生恐惧、焦虑 时,母亲的出现能使他感到最大的安全、得到最大的抚慰;而 当他们饥饿、寒冷、疲倦、厌烦或疼痛时,首先要做的往往是 寻找依恋的对象:母亲,接近母亲的可能性要大于接近任何 其他人。婴儿对母亲依恋的性质足不同的。这个时期是否 形成依恋和依恋的性质直接影响婴儿情绪情感、社会性行 为、性格特征和与人交往的基本态度。孩子的社会化在很大 程度上是在亲子相互作用之巾进行的。亲子火系的质量决
I投稿日期]2009一Ol一12
【作者简介】范晶(1977一.女.jC京馨竹心理咨询室工作。
164
定着社会化过程是否顺利、是否发生障碍或缺陷,也决定着 社会化所可能达到的水平。心理学家艾斯沃斯等通过“陌生 情境”研究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将依恋分 为三种类型:安全型依恋、嘲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酬避 型和反抗型依恋又称不安全依恋,是消极、不良的依恋。婴 儿依恋性质最根本的取决于与婴儿有荚的母亲的行为。在 母亲与婴儿交互交往和感情交流中,母亲对婴儿所发出的信 号的敏感性和其对婴儿是否关心是最重要的方面,如果母亲 能非常关心婴儿所处的状态,注意听取婴儿的信号,并能正 确的理解,作出及时、恰当、抚爱的反应,婴儿就能发展对母 亲信任和亲近,形成安企型依恋。从来没有过依恋感的孩子 长大后可能成为只顾自己而对别人毫元感情的人;也可能成 为缺乏安全感或对人过分猜疑Iiii不信任的人,还可能成为具 有破坏性和攻击性的人,如此等等。
2.幼儿期(学前期的心理特点
孩子从3岁到6、7岁是进入幼儿园的时期,即幼儿期, 又Ⅱq学前期。这时幼儿心理在前一时期发展的基础上在新 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影响下发展起来。因为他们生活范围
扩大,独立性增强,加之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会
逐步产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愿望。这时父母要给孩子提供更 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让他们独立完成 一些简单的自我服务,多让孩子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生 活活动。这个时期父母要注意对孩子的教养方式,重健康知 识灌输,轻行为习惯培养;重饮食营养摄入,轻情感需要的满 足;重成人包办代替,轻幼儿独立性培养的方式已经与这个
张究“
张漪孵扎 j ! {攀 ;! {缀器∞ 辨《黔 200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