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供应链成本控制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7:18: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企业供应链成本控制研究

作者:王洋

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4年第08期

摘要: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企业间竞争已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在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下需要不同的成本管理方法,在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之后,必然需要进行供应链成本管理来获得竞争势,如何有效地对整个供应链上的成本进行管理将成为未来企业成本管理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供应链管理已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企业供应链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企业供应链成本;采购成本控制;目标成本管理 一、供应链成本

供应链成本包括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过程中为支撑供应链运转所发生的一切物料成本、劳动成本、运输成本、设备成本等。供应链成本管理可以说是以成本为手段的供应链管理方法,也是有效管理供应链的一种新思路。供应链成本管理是一种跨企业的成本管理,其视野超越了企业内部,而是将成本的含义延伸到了整个供应链上企业的作业成本和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其目标是优化、降低整个供应链上的总成本。供应链运营过程中,在供应链上生产和提供有关服务,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必然要占用和消耗一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这些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就是供应链成本,也称为供应链费用。 二、供应链成本管理

供应链成本管理是供应链管理和成本管理整合的产物,是当代成本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今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新突破点。供应链成本管理研究应该是在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相关理论、方法、工具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和完善,最终朝着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方向发展。而国内学者则首先应该把有中国特色供应链成本管理经验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为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竞争优势提供可操作性理论框架

(一)供应链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的时间延伸与空间扩展的统一

成本的发生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并构成了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时空域。供应链成本,与传统的产品成本和企业成本、部门责任成本相比,具有将成本核算的时间和空间统一起来的优点。从时间上看,成本的产生和控制与产品的寿命周期一致,即经历了研发、设计、采购、制造、营销、配送、售后服务以及回收等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包括了企业内部的完整的供应链,而且跨越企业边界,涉及供应商、制造企业、分销商、顾客、以及社会公众,成本核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只有将范围扩展到整个时间链条,才能真正完整的核算和控制成本,否则只能是成本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转移,即某个环节的成本降低以其他环节成本的上升为代价。

从成本控制的空间来看,成本的发生地与引起成本发生的主体往往不一致,比如供应商的行为引起制造商成本的改变,或者反之,制造商的行为改变引起供应商成本的增加,即成本发生的原因和结果不仅在时间上产生滞后或提前,而且在空间上相互分离,这给责任成本的追溯和控制带来了新的难点。传统的部门责任成本核算以职能作为归集和分摊成本的基础,在成本控制上必然以部门为界,力求部门内部效率的提高和成本降低,而对部门间和企业间的作业协调持消极态度,在纵向层级组织结构的配合下,成本转嫁、预算松弛和预算游戏等逆功能现象必然不可避免,这些都不利于整个供应链成本的降低和竞争能力的提高①。而供应链成本核算的基础是流程管理的理念,流程不仅穿越部门之间的壁垒,而且跨越企业边界的限制,从最初的供应商的起始流程开始,经过制造商的全部流程,到最终消费者完成消费乃至产品生命周期结束的所有作业和资源消耗。显然,这种成本核算与供应链管理的横向动态组织特征是相适应的,而且实现了基于流程的点到点( from end to end)的成本核算与控制。 (二) 供应链成本计算与管理 作业优化与关系协调的两个维度

1跨组织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 供应链包括产品从原材料阶段到到达最终客户的过程中与产品流动和转换相关的所有作业,以及相关的信息流。物资和信息都是沿着供应链自上而下流动。供应链管理通过建立和完善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关系将这些作业整合起来,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因此,供应链管理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从最初的原材料的获取到最终产品的交付为止的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作业管理和流程管理,这就是供应链管理的流程视角,这与供应链协( supply chain council) 1997年发布的供应链参考模型( supp ly chain reference mode,lSCOR) 是一致的;二是强调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伙伴关系;三是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信息流动与共享。应该说这三个方面都与成本管理密切相关。C ooper& Slagmu-lder ( 1999)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上述思想将供应链成本管理划分为产品和关系两个维度,并根据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思想将每个维度具体划分为构建和运营两个阶段,这样便形成了图1所示四个区域的供应链成本管理矩阵。 2跨组织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

对于各个决策区域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和有关的成本决策工具,Cooper和Slagmulder ( 1999) 在跨组织成本管理( IOCM ) 的框架下给出了具体的分析方法。具体来说,网络选择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网络协议的建立和维持,其核心思想是建立和改善精益型采购供应关系。 3供应链成本管理的三维分析模型。

S tefen Seuring ( 2004) 进一步将成本的三个组成部分加入到上述产品) ) ) 关系二维分析框架中,得到供应链成本管理的三维分析模型。从直接成本到作业成本、交易成本体现了成本划分层次的进一步拓展,按照Seuring的观点交易成本主要是企业之间的作业和活动产生的成本,因此,交易成本跨越了不同企业;而传统ABC 法下的作业成本,主要是企业内部支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性作业产生的间接成本,作业成本不构成产品的直接内容,因此,作业成本局限于本企业内部,但可以跨越不同的部门,而且一般发生在生产辅助部门和企业管理部门;直接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构成产品价值的直接内容,直接生产成本局限于生产部门内部。 三、我国企业实施供应链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成本整体效益观念。

长期以来,一些企业成本管理的指导思想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支出,降低成本,并以成本升降作为考评企业业绩的重要依据。这种片面追求成本降低而忽略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款式与包装的方法,虽然节省了成本开支,但造成产品积压,不能实现价值。供应链管理下的企业成本管理在谋求成本降低的同时,还应重视系统整体效益的提高。

(二)成本管理只是本企业内部专业成本管理机构的职责,缺乏全员成本意识。 由于企业的成本表现为生产经营全过程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因而成本的形成是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各项要素与各项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成本控制的主体应该包括对企业成本的形成负有责任的影响者和参与者。因此,成本管理与控制不单是企业内部专业成本管理机构的工作,供应链上的每一企业、部门和员工都是成本形成的影响者和成本控制的参与者和实施者。

(三)没有建立用户服务和合作伙伴的评价标准与激励机制,没有有效的市场协调机制。本位主义思想使激励机制以部门目标和企业自身的目标为主,孤立地评价部门和企业业绩,造成部门和企业片面追求自身利益。物流、信息流经常扭曲变形,产供销系统没有 形成链。

四、企业加强供应链成本控制对策

(一)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的保障机制———成员企业间合作关系

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会对整个供应链的成本缩减提供机会。事实上,供应链成员间的关系和协调机制是影响在整个供应链上实现目标成本管理的重要因素。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之间具有委托代理关系,其中上游企业扮演代理人角色,下游企业扮演委托人角色。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可以形成非合作关系或者合作关系。在非合作关系框架下,由于所有企业都试图转嫁责任和压力给供应商,损害了供应商的利益,妨碍了整个供应链目标成本节约潜力的开发。在合作关系下,委托人设定共同的目标成本,并为所有供应链上的合作企业制定激励措施,所有的分歧和问题都在供应链中进行协商和解决。只有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处于合作关系下,目标成本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才一致,拥有激励和信任等协调机制的合作关系是保障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实施效果的重要保障机制。供应链目标成本管理都是基于在合作关系下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