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CADCAECAM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17:38: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模具 CAD/CAE/CAM 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课题论证报告

经过反复思考之后,我还是选定了这个题目作为这次的自然辩证法论文题目,因为本科期间我学的就是模具设计制造专业,毕业设计也是用CAD绘图软件绘的零件图以及装配图,在加之现在硕士期间研究方向也是CAD/CAE/CAM技术,所以这个方向了解的还算

比较多,写起来也稍微比较容易,也很符合论文要求。

背景和意义:

国外模具 CAD/CAM 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已经研制出了模具 CAD/CAM 的专门系统,推出了面向中小型企业的 CAD/CAM 的商业软件,可应用于各种类 型的模具设计和制造。 1973 年,美国的 DIE COMP 公司率先研制成功 PDDC 连续模系统。1977 年,捷克斯洛伐 克金属加工工业研究所研制成功 AKT 冲模 CAD 系统。1978 年,日本机械工程实验室建立 ME1 连续模设计系统。1979 年,日本旭光学工业公司研究成功的冲空模和弯曲模 PENTAX 的

CAD 系统。1985 年,日本 NISSIN 精密机器公司采用了冷冲模 CAD/CAM 系统。到 80 年代 末,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生产已有近 50%采用了 CAD/CAM 技术。 近二十多年 来,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提升,工业发达国家的 CAD/CAM 技术不断创新、完善、逐步发 展,已经形成一个从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到推广应用和销售服务的完整的高技术产业。 国外在上世纪 60 年代开始开发有限元进行软件,1976 年发行了第一套流动分析软件。利 用 CAE 技术可以在模具加工前,在计算机上对整个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减少甚至避免模 具返修报废、提高模具质量和降低成本等。目前国外的模具 CAE 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完全走 向实用化阶段,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国外著名的 CAE 软件有 NASTRAN、ADINA 、ANSYS、 ABAQUS、MARC、COSMOS 等。

我国模具 CAD/CAM 技术开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与国外相比尚有一段距离,但目前 也趋于成熟,并在模具生产企业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我国进入了CAD/CAM 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各大院校和科研单位不仅自主研发适合国情、专业化极强的 CAD/CAM 实用系统,也引进国外先进 CAD/CAM,同时在国外的 CAD/CAM 系统之上进行 二次

开发。如吉林大学依托一汽对汽车覆盖件 CAD/CAM 系统的研究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华中科技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 AutoCAD 软件平台上开发出基于特征的级进模 CAD/CAM 系统 HMJC,上海交通大学为瑞士法因托(Finetool)精冲公司开发成功精密冲裁 级进模 CAD/CAM 系统,西安交通大学开发出多工位弯曲级进模 CAD 系统等,这些 CAD/CAM 系统的研发促进了国内模具行业快速发展。 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模具 CAD/CAM 软件的开发水平也逐渐接近国外先进水平。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出现了一批先进的模具 CAD/CAM 示范企业,高校和企业也培养了 一大批模具 CAD/CAM 软件开发及应用人才。但总的来说,我国目前模具 CAD/CAM 软件不 管是从产品开发水平还是从商品化、市场化程度都与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 随着有限元技术的快速发展,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国内就有一批科研单位和高校投入有 限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中。在此背景下,国内相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大连理工 大学的 JIFEX,郑州机械研究所的紫瑞,北京农机学院的有限元分析系统。在模具 CAE 方面: 如湖南大学的冲压 CAE 系统,华中科技大学冲压成型快速分析软件 FASTAMP,清华的铸造 CAE 分析软件 FTStar,华北工学院的铸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