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8:06: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 . . .

哈 尔 滨 师 范 大 学 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 级 2012级 专 业 会计学(财务管理) 2015年11月

可编辑

. . . . .

说 明

本表需在指导教师和有关领导审查批准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

说明课题的来源(自拟题目或指导教师承担的科研任务)、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若课题因故变动时,应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提交题目变动论证报告。

可编辑

. . . . .

课题来源: 自拟题目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本文拟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实困境出发,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剖析其成因。借鉴国际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实践经验,探索如何拓展融资渠道,化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对策,并尝试提出解决办法。 意义: 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市场繁荣、技术创新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基础,并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市场适应能力,成为我国体制改革、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推动力。因此解决的中小企业的问题就等于解决得了就业问题,解决了中国的经济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使得中国整个的经济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研究现状: 陈晓红、郭声琨主编的《中小企业融资》是最早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专著之一。该书对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做了系统的比较,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个方面,论及了不少中小企业可借鉴采用的融资方式。李扬、杨思群所著的《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论述了中小企业融资所涉及的各种融资渠道,其基本观点为“以自由资本精神来考虑中小企业融资”。谢朝斌、董晨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一文中从政府作用、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三个角度概括了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观点。刘曼红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从自筹资金、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等三种渠道分析了如何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从政府支持和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条件建设进行了研究等。 国外研究现状: (l)Myers和 MyersMajlaf的融资顺序偏好理论 该理论认为中小企业融资次序是先内源后外源,外源中则是先债权后股权。 (2) Banerjeel的长期互动假说 Banerjeel(1994)提出了长期互动假说,认为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是地区性的,与地方中小企业长期合作,互相了解,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愿意为之提供服务。 (3)Stieglitz和Weiss的S一W模型 Stieglitz和Weiss(1981)在引入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因素后较为圆满地解释了信贷配给的主要原因,并成为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主要模型 课题研究发展趋势: 本文首先界定中小企业的范围,阐述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和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帮助中小企业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融资途径和方案,帮助中小企业度过生存难关,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保驾护航。最后,总结中小企业融资的各种途径,方案和相关法律程序,帮助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引擎注入新鲜血液。

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