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6 6:28: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山西省分区水资源规划配置工作大纲
一、指导思想
本次分区水资源规划配置工作是在全省及各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开展的,以全省17个流域分区(水资源分区)为基本单位进行。重点研究水资源配置问题,对今后十年各分区的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分析,提出水资源的分区优化配置方案。通过开源、节流、加强管理和保护等措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在前一阶段对重点工程、重点问题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以流域分区为基本单位的水资源规划,可以使我厅将要向省委、省政府汇报提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思路和措施能够切实反映我省水资源的区域分布特点,真实反应出我省水资源总体上贫乏、短缺,但一些区域、一些河流还存在相当开发利用潜力的客观现实,避免大平均概念造成的决策失误。从而使我们提出的思路和措施更加全面,基础更加扎实,更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反映地方各市、县政府与水利部门的意见,促进我省水利事业的协调发展。本次规划配置工作中还要从流域分区总体发展角度对建设一批中型水库工程解决各地区缺水问题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施方案开展进一步的论证。
二、水资源规划分区
本次规划以全省17个流域分区(又称水资源利用分区)为单位进行,同时应兼顾各流域分区中的市级行政区划,在分区下面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划分二级分区和计算单元。
根据山西省水资源评价技术大纲,海河流域划分为7个流域分区,即永定河区、洋河区、壶流河区、大清河区、滹沱河区、漳河区、卫河区;
黄河流域划分为10个流域分区,即红河区、偏关~吴堡区、吴堡~龙门区、龙门~潼关区、潼关~三门峡区、三门峡~沁河区、汾河上中游区、汾河下游区、沁河区、丹河区。 各分区范围及面积见附表1,2。 三、规划的水平年
本次规划的现状年为2004年,同时尽可能补充2005年的资料。 规划的重点是研究今后十年(2006年~2015年)解决各分区供水短缺问题的配置方案,具体分为“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时期。对“十一五”期间要研究得更具体一些。对本分区规划的大中型工程要初步提出排序意见。
规划工作应与全省及各市正在开展的地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包括已经完成的水资源评价阶段和正在进行的水资源配置阶段工作)相结合。
四、规划的主要内容
本次规划在分析、应用水资源评价成果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各个流域分区水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包括提高水资源调控配置能力的工程及非工程措施。在分析本区自然地理和水资源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水资源供需现状和特点、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供水短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和节水潜力等问题,初
步提出今后十年解决本分区水供需矛盾,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为全面、系统地研究提出解决我省水资源短缺的治本之策提供科学依据。规划的主要内容为: 1、本区水资源基本情势
论述、分析本区水资源量(包括降水量、蒸发量,水资源总量、地表水、地下水,以下同)及其分布,不同系列的水资源量及其变化趋势,水资源可利用量,开发利用率及开发利用程度,出境、入境水量,水环境状况。本区自然地理情况与水资源特点分析,要抓住本区特点,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避免认识上的雷同和一般化。 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以2004年为现状年,分析现状工程供水能力、可供水量、现状水源结构、现状用水情况。对2004年的用水统计资料进行核对,重点是工业用水量。分析主要用水指标,节水水平。分析现状地下水超采情况。分析本区供、用、耗、排情况。
调研本区供水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分工业、农业),对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对生态环境改善的影响。 3、社会经济发展及需水预测
以各市“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水利“十一五”发展规划为主要依据,结合各市对外开发、招商引资情况,了解地方政府、发改委、经委、城建、环保部门的发展思路,调研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与需水增长的关系。预测2010年、2015年两个水平年的需水量。提出本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和重点发展的产业与建设项目。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