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教案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6 14:30: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用标准文档

初 中 文案大全

信 息 技 术

教 案

执教人:兰景伟 O一四 年级上学期

实用标准文档

第一课时: 信息技术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 信息、信息技术简介;

计算机、微机简介

教学过程:

引入新知:

有人说,在21世纪里,不懂计算机的人就是真正的文盲。这句话虽有偏颇,但也表达出学好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从小学四年级起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我们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初中生,当然也要努力学好计算机知识,

讲授新知:

板书:一、信息(Information) 讲解:

信息是指我们对自己还不清楚需要从外界获取的各种消息的总称。

信息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这些载体形式主要有: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作等,在现代,更是出现了利用电话、电视、广播、录音带、计算机及其网络等信息存储和传递形式。

板书:二、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讲解: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感测和控制技术等,可以概括为:

Computer + Communication + Control (计算机+通

信+控制)

即所谓的“3 C”技术,它的核心和基础技术是计算机技术。

IT知识有以下四大特点:实践性、实用性、技巧性、先进性。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板书:三、计算机(Computer) 1、发展简史 讲解: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这台计算机以电子管为主要元件,共使用了1.8万个电子管、7万个电阻和1万个电容,占地170平方米,重量30吨,第小时耗电140度,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运算。它的诞生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半个世纪以来,计算机经历了以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元件的四个发展阶段,现在向第五代的智能化计算机方向发展。

第一代(1946-1957年)计算机以电子管为逻辑元件,软件大都使用机器语言,并出现了汇编语言,容量小,体积大,故障率高,主要用于科学和工程运算,运算速度达五千~几万次/秒。

第二代(1958~1964年)计算机以晶体管为逻辑元件,软件开始使用高级语言,提出了操作系统技术,并开始用于事务处理和过程控制,其体积缩小,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达几百万次/秒。

第三代(1965~1970年)计算机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逻辑元件,小型机迅速发展,出现了与通讯结合的远程终端。操作系统迅速发展和普及,出现了多种高级语言,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数据处理和科学计算等各个领域,运算速度达几千万次/秒。

第四代(1970年以后)计算机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逻辑元件,出现了微处理器及以它为核心的微型计算机,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信息处理网络,步入了以计算机网络为特征的时代,运算速度达到几亿次/秒。

第五代 从1980年开始,计算机已开始向第五代智能化计算机发展过渡。

计算机的发展总趋势是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板书:2、特点

①运行速度快 ②计算精度高

文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