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18:18: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张丽娜
来源:《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4年第04期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要具备基本素质首先应具有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现阶段,青少年学生群体中心理问题频现,因此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积极参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学生心理需求出发,推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生政治课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53-01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不断遇到各类学习障碍以及心理困惑,特别是中小学生,他们正处于身体和智力的发育期,具有更为突出的表现,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思想品质、人格、人生观、情绪情感等在此阶段逐步萌芽并臻于成形。在此阶段,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表现为自觉与盲动、幼稚与成熟、依赖与独立等矛盾并存,因而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笔者基于此针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展开研究,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一、中小学生出现的主要心理问题
中小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其生理和心理正逐步趋于成熟,容易表现出明显的情绪不稳以及逆反心理,人的自我意识在这一时期发展变化极快,因而其心理状态在此阶段极其不稳定,心理冲突以及心理矛盾相对较为激烈。中小学生出现的主要心理问题包括:(1)学习压力。学生往往因学业而承受较大压力,甚至听到“考试”二字就会出现心理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2)不能有效协调人际关系。当代中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而缺乏人际交往能力,无法处理与老师、同学甚至父母之间的关系,因而其人际关系表现出较大的不协调。(3)早恋问题。中小学生随着生理发育的逐步成熟也会面临早恋的困扰,表现为对异性有着莫名的关注和渴望,进而踏入恋爱误区。在此情况下,其心理冲突会进一步加剧,出现各类心理病态反映。
此外,还存在脆弱、自卑、任性、孤独、逆反心理以及社交恐惧等心理问题,在中小学生群体中较为常见,甚至导致有些中小学生自闭、离家出走等各类神经症状。 二、导致中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首先是国内教育界对于中小学生心理成长健康教育重视不足,这一现状在很长时期内未得到有效改善。虽然在近年来加大了关注力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观,但目前中小学生依然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当前中小学教育也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课程学习规划中。不少教育工作者仍然没有认识到全面发展教育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后者是前者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校管理层也没有认识到学生适应能力、人格健全以及情绪对于其智能发展、学习活动以及掌握各种知识技能的意义,而无法区别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益增多的心理障碍问题,甚至笼统地认为学生心理问题属于思想道德或者人品问题。
其次学生面临较大的精神压力。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这可视为当前中小学生心理问题频现的主要原因。不少学生平时学习努力,但一参加考试就紧张,拼命准备还是害怕考不好,甚至夜不能寐,或者因为心理紧张原因而在考前出现各种意外状况,导致其无法正常参加考试。此外,还有厌学问题,这也是很多青少年普遍存在且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加之不少学校过于追求升学率,对于学生心理生理发育特点以及承受能力缺乏必要关注,而导致学生承受过高的学习压力,进而导致其心理状态紊乱,甚至被扭曲。 三、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榜样作用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自身形象对其个人发展可产生强烈的内在感染性以及示范性。学生会受到来自教师教学态度、言行举止、兴趣爱好以及知识水平的直接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向师性近乎出自本能,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将教师列为自己将要模仿的对象,因而教师言行举止会对于学生个人情感和情绪产生塑造效果。基于此,思想政治教师在工作之余应善于放松自我,保持良好心态来开展教学工作,并坚持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出发,针对性地处理学生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并从更深层次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深入研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稳定个人心理素质,不断提高师德修养。 (二)充分发挥教材固有的教育功能
政治教师应对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加以充分挖掘,并对教材中的各类先进事迹材料、理论观点以及名言警句等加以充分利用,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心理特点和情感,选择合理的说服教育方法,并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智慧、机智以及人格魅力,帮助学生纠正以往的模糊认识或者错误认知,从而树立正确的态度和观点,能够正确应对社会、集体以及他人之间的关系。 (三)应充分利用和谐教学情境所具有的感染力量
在教育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因此教师应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不同方式有计划性地、自觉地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确保学生情绪得到充分调动和感染,从而内化教育需求成为学生实际的动机需求,为师生情感之间产生共鸣奠定基础。而课堂情感氛围对于学生而言极为重要,教师在适当的教学情境中能够通过其语言、动作以及面部表情深刻感染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继而积极对学生加以引导,激发起情感后快速带入教学情境,这不仅能够使学生求知欲和学习情趣得到激发,更拉近了师生彼此的心理距离;学生在活泼、和谐、轻快的课堂氛围中能够充分感受到情感的力量,有利于其思想情感的正向过渡。 四、结语
在中小学生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极为必要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也应潜心钻研,对教材中蕴含的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予以充分发掘和利用,通过不同方法与途径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节,有效规避不良心理问题,并顺利解决心理障碍,形成健全的人格,最终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田建平,白云华.提炼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11):14-14,80.
[2]戴四鲁.浅谈网络对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意义[J].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2009,(6):129.
[3]张培.中小学生闲暇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10):63-64. [4]盛向荣.用生活的视角审视高中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2):386.
[5]吴凤环.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3,(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