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山水电站长尾水隧洞施工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4:19: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大朝山水电站长尾水隧洞施工

1 尾水隧洞工程概况 大朝山水电站的2条长尾水隧洞平行布置在

澜沧江右岸,主洞长分别为1 152 m和1 101 m,衬砌后内径15 m,4条岔支洞长分别为211、191、146、131 m,总长约2 932 m。2条主洞中心距76.5 m,开挖直径Ⅲ类围岩为16.3 m,衬砌厚度为50 cm。施工支洞为8.2 m6.9 m门洞形,总长873 m。尾水隧洞石方洞挖约59.6万m3,井挖1.8万m3,尾水出口边坡及明渠土石方明挖约16万m3,施工支洞石方洞挖约4.9万m3,主体工程混凝土总量约12万m3,喷混凝土约1.8万m3。 大朝山尾水隧洞工程区岩性主要为玄武岩,广泛夹薄层凝灰岩及玄武质火山角砾熔岩。洞区内,按巴顿围岩分类为Ⅱ~Ⅳ类。特别是尾水岔支洞至出口明渠段,全部为Ⅳ类围岩,且覆盖层薄,岩石破碎,结构松散,强度低,整体稳定性差,现已查明有Ⅲ级结构面15条。施工难度大,是C2工程标的难点、重点所在。

2 施工布置 2.1 渣场 尾水隧洞工程石方洞挖约66万m3,洞渣的10%直接供C2标粗碎车间加工砂石骨料,其余90%运至C2标存渣场堆放,约16万m3的明挖土石方及部分含凝灰岩夹层的不合格洞渣运至16号公路末端弃渣场。 2.2 回车场 洞内临时施工场地布置,施工支洞按每隔150 m左右布置1个回车场,施工支洞内共布置2个回车场,3个变压器室。 2.3 通风散烟 在前期施工支洞及部分主洞开挖支护施工阶段,在支洞口布置1台255kW

1 000风管,向洞内正压通风,当

主洞上层开挖到达通风竖井位置时,分别在1、2号尾水隧洞内各钻2个直径1.4 m通风竖井,并在井口设置255 kW轴流风机用于洞内机械抽风。出口段改善通风条件的办法是尽早使闸门井与尾水支洞贯通。

3 开挖与锚喷支护 3.1 闸门井边坡及出口明渠边坡 尾水闸门井平台以上边坡开挖高度约60 m(高程842.5~902 m),土石方明挖约6.7万m3,按自上而下的施工顺序,采用从下游842 m高程开挖施工便道,履带设备进入施工区的开挖方法。882.5 m高程以上边坡大部分为土方,将用PC300反铲配合D85推土机开挖,人工削坡,局部手风钻造孔爆破。882.5~842.5 m高程采用手风钻配合古河履带钻造孔,非电毫秒雷管梯段爆破,

周边预裂,预裂孔间距0.7 m65 mm,石方开挖炸药单耗0.40 kg/m3。局部地段

由于地质条件差,强风化覆盖层进行了人工削坡,配正铲及川畸装载机配15 t自卸汽车运渣。尾水出口明渠812 m高程以上开挖与闸门井842.5~882.5 m高程边坡开挖方法基本相同。 边坡喷混凝土系统布置在现场,采用水泥裹砂半湿喷法施喷,喷射机使用HZPU-5B型,862.5 m高程以上采用人工搬运水泥、砂子、瓜米石,现场拌和施喷,孔深4 m以内锚杆及排水孔使用手风钻造孔,孔深大于4 m的采用QZJ-100B宣化钻造孔,835~820 m高程采用古河履带钻造孔,锚杆使用UH 4.8B注浆机注浆,人工安插锚杆。 3.2 尾水出口明渠水下开挖 尾水出口明渠水下开挖深达17 m(高程812~795 m),首先在812 m高程使用古河履带钻造孔,非电毫秒雷管梯段爆破,并在距混凝土围堰外边线1.5 m处预裂,打防震孔,爆破后,使用PC650长臂反铲抓渣,装15 t自卸车运至弃渣场。在2001年导流洞下闸封堵、水库蓄水断流的约6 d时间里,配备足够的推装、运输及钻孔设备,确保水下二次清挖到位,不影响发电机组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