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和实习日记本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9/25 8:27: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重庆交通大学

野外实习报告和实习日记本

课程名称:自然地理学 学院: 专业:

班级:20XX级1班 姓名: 学号:

20XX年X月

目 录

一、实习报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长江沿江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长江水文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嘉陵江水文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河床地貌相关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长江沿江路线见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南温泉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南泉地质背景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背斜和向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花溪河及水文与河流地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岩溶(喀斯特)地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温泉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波痕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实习日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1)长江水文特征

重庆长江段属长江上游的川江段(四川宜宾-湖北宜昌)。川江河段以江水补给为主,受气候的影响,水量年际和年内变化大,据长江上游主要控制性水文站寸滩水文站统计资料,从1954年-1985年,多年平均径流量3500亿立方米。最大流量(1981年7月16日857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270立方米/秒(1978年3月24日),二者之比为37.8倍。由于河谷断面狭窄,水位陡涨陡落,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所形成的水位变幅高达33.27米,一般年份水位变幅也在20-30米,日涨落差可达10米/日。此外宽谷和峡谷水深变化较大,浅滩河段枯水期平均水深约3-5米,峡谷段汛期可达30-40米。洪水期5-10月,主要汛期发生在6-9月,枯水期11月-次年4月。寸滩站1954-1985年多年平均含沙量1.316千克/立方米,输沙量4.67亿吨/年,泥沙来量主要发生5-10月。 (2)嘉陵江水文特征

嘉陵江在合江先后纳入渠江、涪江,自西北向东南流至朝天门注入长江干流。重庆境内长153公里。河口多年平均径流量875亿立方米,按水量来说是长江水量最丰富的支流。北碚水文站(嘉陵江最下游控制站)实测数据,从1941年-1981年,多年平均径流量675亿立方米,最大年1030亿立方米,最小年359亿立方米。洪水期5-10月,其中汛期7-9月。最大实测流量44700立方米/秒,最高水位208.17米(两项均为1981年7月18日);最小流量242立方米/秒,最低水位176.61米(两项均为1970年3月9日),最高和最低水位变幅达31.56米。多年平均含沙量2.37千克/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1.63亿吨,最大年3.72亿吨(1945年),最小年0.72亿吨(1971年)。

3.河流地貌相关知识。 (1)主要的河床地貌。 A.深槽和浅滩

在弯道河段,由于横向环流的作用,表层水流在凹岸壅积,水面增高,水流下沉,侵蚀河床,冲刷岸坡,形成深槽。在纵向惯性力的作用下,底层流由凹岸向凸岸斜下方运动,将携带的部分泥沙堆积在凸岸,使河道变浅而成浅滩。 B.碚石(岩槛)

岸旁坚硬岩石突入江中,枯水可出露水面,洪水可形成水下礁石,如嘉陵江北碚的碚石,沙坪坝的石门也是碚石,它是沙坪坝背斜上沙溪庙组底部的巨厚砂岩层,被嘉陵江水冲蚀所残留于江中的两块巨石,嘉陵江顺两巨石间流国,宛如过一道石门而得名。当河流通过倾角较大的地层分布区时,坚硬的砂岩往往在河床上形成水下陡坎,它横越河道,起着局部侵蚀基准面的作用。 C.水沱(回水沱)

河道凹入成弯,水流在弯中产生旋流(竖轴环流),一般形成在平直峡谷口的上下方,可以形成4个对应的水沱。在两巨大的碚石间和碚石上下方也可以形成水沱。 D.壶穴

河床如果凹凸不平,就容易产生涡流,小石子随着河流由上游被带下来,涡流就不停的打转,钻磨河底,刚开始只是小洞,随着时间的加长,洞会愈来愈加深、扩大,最后变成壶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