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妖魔的教育意蕴解析-精品作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7:25: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西游记》中妖魔的教育意蕴解析

《西游记》历来为我们所熟知,书中敢做敢为的孙悟空、懒惰贪吃又好色的猪八戒、一心向佛又有点迂腐的唐三藏等等众多个性鲜明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西游记》中是否只有唐僧师徒等正面形象才具有教育的意义呢?我看不尽然。 一、对妖魔的教育

《西游记》给我们最为直接的印象是八个字:西天取经、降妖除魔。将其与“教育”二字相联系,我们很容易就会联想到“对孙悟空的教育”、“对妖魔的教育”。“《西游记》中描述了孙悟空、红孩儿、小鼍龙三个“不良少年”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缺少家庭教育,其次是老师重智轻德,并可知转化这些\不良少年“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一是强制教育,二是关爱教育,三是用其所长,四是纪律的约束。” (一)对孙悟空的教育

“孙悟空”就是《西游记》中最厉害的妖。在《西游记》书中第三回到第七回这几回中,孙悟空俨然就是我们所说的“妖”。为什么这么说呢?孙悟空大闹龙宫、地府、天庭,目无法纪。在敖广表文中第一次被称作是“妖仙”,在冥司秦广王表文中被称作“妖猴”。要想让这样一个法力强大而又不服管教的“齐天大圣”走上正途,真还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真正教育好这只猴子,关凭几句道理是不管用的。

孙悟空与与佛祖斗法,终被压五指山的故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这里就涉及到了教育方法的问题,佛祖利用孙悟空的自大,自以为天下无敌的弱点,收服了孙悟空,这便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手段。但这并不是对其的终极教育,对孙悟空真正的教育是在唐僧揭开佛旨的哪一刻开始的。是的,漫长的取经路才是对孙悟空心智的真正考验。面对师父的迂腐、猪八戒的懒惰、妖怪的斗法,孙悟空斡旋于其中,斗智斗法,并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成为当之无愧的战斗胜佛。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到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儿,一旦悟空生事,这紧箍咒便是对其最好的惩罚。一松一紧,于无形中对悟空进行纪律的约束。由此可见,与菩提祖师相比,佛祖给予孙悟空的才是真正的教育。 (二)对山妖木怪的教育

师徒四人取经路上遇到的妖魔大致有48人,当然不包括一些小妖小怪的。在《西游记》中有一类是土生土长的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山妖木怪”,这些大部分是动物,也包括一些植物。除开黑熊精、红孩儿、铁扇公主、蜈蚣精这四人得以存活,其余的基本是以死亡告终。黑熊精只是因为贪财而起的歹念,对其进行体罚――看守观音后山足矣。红孩儿说到底还是个孩子,正值学习的黄金时期,只要予以正确的引导是不难使其走上正道的,观音本着我佛慈悲之善念收其为善财童子。铁扇公主本来无意伤害唐僧师徒,只是由丧子之痛引发对孙悟空的巨大仇恨,在几番斗法后,终也算是明白了。至于那蜈蚣精,得利于其手脚多,碰

上了毗蓝婆,被用来打扫洞府,也算是用其所长,用劳动的方式对其进行教育改造。

而那些原本是从天界逃脱出来的妖魔,如:黄风岭的黄风怪、宝象国的黄袍怪、平顶山的金角银角、乌鸡国的青狮王、天竺国的玉兔精等,也算是曾经受过天界的教化,或因机缘到了人间逍遥上一阵,一时迷了本性,为祸人间,或完成其风流宿缘,最终还是被主人带回天界,重新归正道。孙悟空降妖的过程中没有将这类妖一棒打死,也可以看作是用一种超出行政体系的社会力量感化、教化妖。

在这里作者显然不是以一种严厉的道德批判的态度来讽刺妖魔,而更多的是从“教化”的角度来阐述一种行善或作恶的结果。

二、妖魔对师徒及世人的教育影响 (一)妖魔对师徒的影响

《西游记》主题何在,有这样几种说法:“反封建说”、“英雄成长说”、“游戏说”、“追求真理说”、“知人论世”,而在这几种说法中我们都可以看见妖魔的影子,试想如果没有这些看似天方夜谭的妖魔作祟,《西游记》还能否成为惊世之作。现在我想说的是妖魔也在某种程度上间接地教育了唐僧师徒。 而不管是怎样的艰难险阻,都离不开妖魔,妖魔是教育师徒的中坚力量,他们是作为反面教材在运用着,妖魔是检测师徒取经之心坚定与否的试金石。“小说第十七回曾予以点明: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