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与分析实践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9:42: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作为大学生我们都应该拥有自己的人生追求,自己的人生信仰。正确的人生追求让我们有目的的活着,而坚定的人生信仰则让我们有意义的活着。只是,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拜金主义甚嚣尘上,对利益的趋之若鹜被视为一种正常而又合理的现象。而这种唯物主义也开始在大学校园弥漫,目标丧失,信仰缺失已经成为大学生普遍的思想状态。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思想的主导群体,他们的思想倾向往往代表了一个社会的主流思想。所以,大学生人生追求的确定,人生信仰的寻找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基本经验:

本次调查我们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网上收集资料的形式,调查对象主要针

对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调查容则是选出与本次课题紧密相关的一些问题:大学生人生追什么?导致大学生更加注重物质追求的原因分析以及如何正确确立人生追求等一些列问题;大学生信仰缺失现象分析;如何找到自己的信仰等问题。 三.存在的基本问题: ㈠.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或伟大或渺小,或遥远或近在咫尺。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就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做了以下的调查:高达83.75%的大学生把赚钱孝敬父母,建立美满家庭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只有12.5%的学生选择了致力于祖国的建设事业。当问及大学生对自己当前现状的看法时接近六成的学生觉得很茫然没有目标,不知道该如何努力

..

从结果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更多的把自己的追求放在了前途发展方面。以前我们谈到追求会说,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周总理曾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事实上,当代大学生更看重的是个人发展,追求的是文学修养,是身强体健,是财富美貌,是高薪高酬,是加官进爵。调查显示为父母读书的不在少数,很多时候我们是带着父母的希望,怀揣着走出家乡的梦想走进大学。当渐渐熟悉大学生活,有些大学生开始兼职分担父母忧愁,更多同学寒暑假的辛勤劳作只是为了在毕业季投递履历表时能在工作经验那一栏多写下一行字。不可置否,社会大环境决定我们大学生必须去考虑这些物质层面的要求。首先是社会形势:毕业招聘会济济一堂,平均十几人竞争同一岗位的现状迫切地要求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和素养。结果是,万千大学生为了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和一份满意的薪水加入了考研考博大军,间接导致了金钱和物质成了大学生们追求的首要目标。其次大学是个开放式的教育场所,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便沉迷于玩乐和物质享受,其根本原因是态度问题。正是由于对于大学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心态得不到调整,抑郁现象频繁发生,最后只能通过游戏和享受来调节心情,泥足深陷,最后荒废学业。信仰很重要,摆正态度才能享受生活的乐趣。另外,当代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学校,家庭,同学。因为要扶持家庭,所以赚钱成了一个很大的目标,谋求致富之道,过分谋求物质,以致顾不上学习。大学来往的人形形色色,攀比成风,许多人追求物质上的东西,期望与他人比肩,挥霍金钱,消磨时间。

㈡.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信仰

有许多人说,当代大学生是信仰缺失的一代,我们在各种思潮中起起伏伏,在每一次顿悟中迷失,又在每一次迷失中顿悟。只是始终找不到一个

..

让我们甘愿奉献一生坚守一生的东西。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就针对当今大学生信仰缺失的问题做了相应的调查与分析:对于信仰对人生的意义或作用:选择提供行为向导有41.25%;把信仰当做价值观的一部份占26.8%;认为影响到生活方方面面的学生大约占了三成。而对于理想与信仰在现实中是不重要的:有22%的学生选择了非常赞同;27%的学生选择了很不赞同;其余的学生则没有明确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人生信仰已由注重理想转向注重现实,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⑴主流信仰的模糊化、边缘化

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奉献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等思想,在部分大学生心中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肯定,我们 更青睐西方个人主义、实用主义、自由主义思想。与此同时,宗 教信仰在大学生中也有所波及。

⑵多元信仰的功利化、世俗化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市场经济荣,不断刺激着人们物质欲望的膨胀。媒体对享乐主义、物质至上价值观念的大肆宣传,对人们思想的转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许多大学生也因此受到影响,更愿意“活在当下”将物质进行到底,而很少或没有思考过自己所要追求的人生价值等问题。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一直处在激烈的竞争中,考试、专业选择、考研、求职等都是大学生不得不直面的现实问题。 ⑶本土文化意识淡薄,西方文化抢滩校园

西方国家通过电台广播、网络等高科技对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进行传播和影响,加强了大学生对青春躁动的刺激,让青年一代过度的追求自由

..

独立浪漫。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颇受大学生喜爱,与此相反,中国的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则遭受冷遇。 四.今后应该采取的措施

㈠.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追求呢? ⑴当代大学生要“独善其身”

“独善其身”不是“自扫门前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以及“夹起尾巴过日子”之类的意思。有著名学者认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作为中国文化精髓的“儒道互补”的体现,前半句表达了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后半句显示出道家的豁达态度与出世境界。 当代大学生在面对价值观的偏离时,要加强自身修养,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提高对外界不良因素的抵抗力,不被外界的浮华所迷惑。要树立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在生活中主宰自己,对现实充满自信。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敢于正视挫折,要冷静地对产生挫折的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并积极地寻求恰当的方式方法战胜自我。

⑵ 教育对端正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有重要意义

有针对性地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他们进行积极调适,克服自卑心理,培养健全人格,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点。要解决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庸俗化问题,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激活他们在的精神动力,使外部的支持帮助与他们自身的人生追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定位人生追求,是克服其价值取向庸俗化前提。

⑶优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最主要的场所,

校园的环境氛围将对学生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我们认为,要营造良好

..

的校园氛围,首先,要营造强烈的求学氛围。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高校要把大学生的关注热点引导到学习的竞争上来,营造学习上“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强化比学习,淡化比消费,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能够和其他同学“一决高低”的学习竞赛这统一平台上来,以成绩论英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⑷以人为本,给予积极的人文关怀。教师在与当代大学生相处时,要以人

为本,给予他们更多的情感关怀。当代大学生也有强烈的自尊心,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重视对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一要重视。从学校领导、任课教师、辅导员到班主任,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使这一工作常抓不懈。二要引导。应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咨询工作,教育他们学会自我观察、自我剖析、自我调节,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优劣得失,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并给他们介绍一些自我调控的方法,如升华法、转移法、分离法、利用法、解脱法等,以增强心理防御机制。三要培养。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塑造包括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使命感、自制力在的健全人格,使他们真正融入学校和社会。

㈡.当代大学生如何找到自己的信仰呢?

⑴找到自己的信仰,并不需要依靠。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只是要让这些都在正常的轨道上发展,不发生思想的扭曲就需要依靠我们心真善美的信念。

⑵人之初,性本善。可能在我们不断成长不断经历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会使我们犹豫我们最初的信念,甚至走向相反的极端,这就需要我们借助家人,朋友,同学,好的书籍,甚至社会的力量,来坚定自己的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