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专题化学常用计量及其应用基础练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0:40: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专题2.1 化学常用计量及其应用

考纲解读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m)、物质的量浓度(c)、阿

伏加德罗常数(NA)的含义。

4、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2)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内因:物质本身的性质。

外因:①溶剂的影响(如NaCl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汽油)。②温度的影响:升温,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少数物质却相反,如Ca(OH)2,温度对NaCl溶解度影响不大。

(3)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该气体(其压强为101 kPa)在一定温度时溶解于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常记为1∶x。如NH3、HCl、SO2、CO2等气体的溶解度分别为1∶700、1∶500、1∶40、1∶1。气体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压强增大,溶解度增大。 四、溶液的配制

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主要仪器

①托盘天平:精确度为0.1 g,称量前先调零,称量时左盘放物品,右盘放砝码。

②容量瓶:容量瓶上标有刻度、温度和燃料,常见的容量瓶规格有50 mL、100 mL、250 mL、500 mL、1 000 mL。

(3)其他仪器: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药匙等。

(4)溶液的配制步骤:以配制500 mL、1.00 mol·L NaOH溶液为例。 ①计算:需NaOH固体的质量为20.0g。

-1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

③溶解: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④冷却:将烧杯中的液体冷却至室温。

⑤移液: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注入500ml容量瓶中。

⑥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注入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⑦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距瓶颈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相切。

考点5 有关溶液的稀释与混合的计算方法

【例5】将6. 0 mol ? LH2SO4溶液由10 mL稀释至200 mL,再从中取出10 mL,这10 mL溶液中SO4的物

质的量浓度是

A.0.05 mol ? L B.0.30 mol ? L C.0.15 mol ? L D.0.5 mol ? L 【答案】B 【解析】 【详解】

-1

-1

-1

-1

-1

2-

【点睛】

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由于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溶液内部处处浓度相等。 考点6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

【例6】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的实验中,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定容时加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溶液至刻度线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没有洗涤溶解NaCl固体的烧杯和玻璃棒 D.称量NaCl固体时砝码上有杂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

【点睛】

根据c=n/V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判断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 基础特训

1.只给出下列物理量a和b,不能求出物质的量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理量a 固体的体积 物质的摩尔质量 物质中的粒子数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详解】

A.已知固体的体积和固体的密度,根据m=ρV可以计算固体的质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故A错误; B.已知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摩尔质量,根据公式n=可以计算出物质的量,故B正确; C.已知物质中的粒子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根据公式n=

可以计算物质的量,故C正确;

可以计算出物质的量,

物理量b 固体的密度 物质的质量 阿伏加德罗常数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 D.已知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和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根据公式n=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