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教学反思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4:00: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教学反思

潘湖小学:林其君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它是一首诗歌,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特区的巨大变化。在细读重点部分3---7节时,我根据学情,打破预设,增加了一些随机但却又紧扣学生心弦的内容,使整堂课的气氛和效果达到了超乎寻常的程度。

我在阅读教学《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一课时,在新课导入时,由故事引入,设计富于童趣的卡通动画,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课文,如在上课伊始,我让学生看动画,然后问大家“这什么地方?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而且说得很完整,声音洪亮,于是我抓住他这一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此时他向我微微一笑,我也向他点头微笑,从这一笑中使我感觉到,在教学中把笑意写在脸上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亲切,愉快,学生对我也极愿亲切,自然而然地形成一股内在的亲师感。用含笑眼睛注视学生,会使学生放弃戒备心理,造成一种融洽的气氛。学生智慧的火花一定会绽放。 一、幽默讽趣的评价将朗读推向巅峰。

学生汇报完字里行间描述的深圳特区的巨大变化后,被一种兴奋激动的情绪包围着。我指名读课文,张艺杰同学读的语调较平缓,我问:张艺杰同学喜欢不喜欢深圳特区的变化?生:不喜欢。师:你们是怎

么知道的?生:听声音。师:好,那就让他呆在我们李村,谁能领我们走进深圳特区,读出你的赞美和憧憬呢?这一下,就连不大吭气的邵凯旋都读出了感情。我暗自好笑:恐怕他们都怕被留在李村,而不能进入特区吧?孩子们就是这样可爱而好笑,一句话就能使他们一争高低。

二、批注增进理解,及时进行习作指导。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描写这种变化的层次性,我安排他们为3—7小节写提纲。在辨析正误时,学生终于明白了写一种变化,并非单纯的几句,可以按不同的层面,层层深入地描写。如这里先写村庄环境的变化,再写人们所从事职业的变化,最后深入到人的眼光、仪表及心灵的变化,这样写出的文章就显得厚重、充实,令人信服。仿写无痕。学生在诗歌内容及图片资料的感染下,也想表达。所以,学完第六节,我问: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认为特区的人们还可能干哪些事,请用你稚嫩的诗句应答吧!有的说:他们借助网络和外国人谈生意!有的说:他们用机器种地,粮食获得高产!还有的说:他们种花种草美化环境......这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诗行吐露着孩子们的心声。

我看到孩子们群情激昂,思维活跃,我深切地感受到孩子们已找到发现变化的切入点。正在此时,下课铃响起,是课间操的时间了。我顺势说:孩子们,你们已经练就了善于发现的慧眼和思维敏捷的头脑,请用你们自己的笔写一写我们这里的变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