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2:51: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 案(首页)

课 程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 名 称 课 程 公共基础课 学分 4 类 别 任 课 职称 教 师 授课专业班级: 对 象 基本教材和主 要参考资料总计: 64 学时 讲课: 64 学时 实验: 学时 上机: 学时 教材:秦曾煌主编.《电工学简明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主要参考资料:1.秦曾煌主编.《电工学》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毕淑娥主编.《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3.陈道红主编.《电工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本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非电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公共基础课。目前电能教和的应用极为广泛,并且日益渗透到其它学科领域并促进其发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要使非电类专业的学生获得必要的关于“电”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目求习后续课程和专业知识以及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在“电”的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础。 的 本课程内容庞杂,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特点的重点内容,难点也比较分散,下面从5个方面、以重点带难点的方式予以描述。 1.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包括概念、定律、定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等。其中难点有含受控源电路的戴维宁定理等。针对这类看似容易、熟练应用难的问题,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进行强化训练。在理论教学上,重点强调其内容,突出其应用。适当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及2. 基本放大电路分析。包括小信号分析法、图解法等,其中小信号分析法教学难度较大。 学难3. 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包括差分放大电路、运算放大器的分析方法和负反馈等,重点其中负反馈是最大难点。 点 4. 数字逻辑基础。包括数制与编码、逻辑代数、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等。虽然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时已从其他课程上获得了一定的基础,但掌握得较为零碎。这部分的难点之一是编码问题。处理办法是举例讲清码与数的关系。另一难点是符号体系。由于现行教材采用新的国家标准,与原标准和国际流行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必须讲清练熟。 5. 组合与时序逻辑电路。包括组合与时序逻辑电路分析、设计,常用逻辑模块等,其中时序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难度更大些。 注: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公共选修课

- 0 -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 课程教案 课次 授课方式 (请打√) 第 1 章 电路的及其分析方法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0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 1 章 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电路的组成、电路工作状态,掌握额定值、电工率P 正负的意义及判断,掌握电路基本元件RLC 的特性、基尔霍夫定律及其运用、电路的等效变换,掌握并会应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等分析方法求解电路。了解暂态过程的,掌握暂态过程电流电压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电路元件RLC 的基本特性、基尔霍夫定律及其运用、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换路定则、三要素法 难点:戴维南定理 换路定则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1.2 电路模型,1.3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2学时 1.4 电路的工作状态,1.5 基尔霍夫定律:3 学时 1.7 支路电流法:2 学时 1.6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1.8 叠加原理 :3学时 1.9 电压源与电流源其等效变换 2学时 1.10 戴维南定理 2学时 1.11 电位的计算 1学时 1.12 电路的暂态分析 5学时 方法及手段 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 课后小结:深化和拓宽内容:基尔霍夫定律的运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戴维南定理的应用 暂态过程的三要素法。注意问题:电压电流的正方向、KVL 的运用、电源等效变换时R0的意义、戴维南定理解题步骤及开路电压U0的求得。功率P正负的意义及判断。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 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 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 方法及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

像讲解等。

- 1 -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 课程教案 课次 授课方式 (请打√) 第 1 章 第 1~2 课时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 1 章 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基本分析方法 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1.2 电路模型 1.3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电路的作用与组成、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掌握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电路模型,电路中参数正负的含义 难点:电路中参数正负的含义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1.2 电路模型 1.3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方法及手段 板书讲解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思考题:1-3-1、1-3-2、1-3-3、1-3-4 课后小结: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注意问题:电压电流的正方向。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 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 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 方法及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