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窗侧钻存在问题及对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0:06: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大港油田Φ139.7mm 套管开窗

侧钻存在问题及对策

前 言

Φ139.7mm套管开窗侧钻属于小井眼微间隙钻井.此项技术近年来在油田开发中,是一个投资小见效快的老油区开发手段。大港油田侧钻技术日臻成熟.形成了一整套开窗侧钻的技术规程,开窗工具也从最初的斜向器与锚定分体式,更新到最新的一体式斜向器.开窗时效和一次成功率大幅提高。随着小井眼侧钻井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侧钻井施工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在增多,主要原因是小井眼微间隙钻井技术和工具不配套.大部分是采用常规钻井技术来打小井眼微间隙井。为减少和避免钻井事故的发生,针对小井眼微间隙井钻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1、开窗失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井眼套管开窗前,要在Φ139.7mm套管内开窗位臵下人并固定导斜器,采用专用开窗铣锥在套管上定向铣出一定长度的窗口,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开窗失败问题。其原因大部分是操作不当引起的,如井眼准备不充分,没有用规定的通径规通井,循环不充分.砂子和杂物堆积在定向接头处,造成导斜器下不到位或者用陀螺仪调整导斜器方位时,座不上键;选定开窗井段固井质量不好,铣锥沿老井眼钻进,无法脱离原井眼。铣削窗口时参数不当,导致导斜器发生轴向移动;下钻过窗口时.没有按过窗口规定操作.导致导斜器下移。为避免开窗失败事故的发生,总结出了避免小井眼开窗失败的对策:

① 下导斜器前,目前大港油田在Φ139.7mm套管开窗使用的导斜器规格为Φ115mmx3.5m,在下导斜器前必须用通径规通井,用Φ114mmx8m和Φ120mmx0.5m通井规(内径124.26mm套管)、Φ118mmx0.5m通井规(内径121.36mm套管)通至窗口以下20m左右。起钻前要彻底循环,将井下杂物清洗干净,对通井遇阻井段,采用涨管技术或用铣锥进行扩孔到要求尺寸,保证导斜器顺利下人和座封。

② 检查导斜器卡瓦是否松动,使用密封胶粘接卡瓦,防止锚瓦中途卡住套管,检查送斜杆与导斜器连接是否到位。

③ 导斜器的斜面方位与定向接头的键相对位臵要进行测量。 ④ 送人钻具要用Φ45mm×1.2m通管规的通径规通内径。

⑤ 下导斜器前井内要替入设计性能的泥浆,防止钻具内铁锈等沉淀过快影响 仪器座键,下入过程中要操作平稳,控制下钻速度,钻具不能转动,中途和

1

座封前不要正循环钻井液。

⑥ 陀螺下到井底,要座键3次以上,数据一致后.再调整导斜器斜面至设计方位,并上提钻具4-9m破除扭矩,重新测定方位与设计是否吻合,否则重新调整斜面方位。

⑦憋压要达到10 MPa 、20 MPa 、30MPa各5min使导斜器固定牢靠。 ⑧若开窗井段固井质量不好可以在开窗前射孔挤水泥或窗口开至一半后挤水泥,若开窗后钻具仍然不能脱离原井眼,可以下入2°马达控制钻进速度≤0.5m/h使钻具侧出原井眼。

2.开窗铣锥铣削工艺

2.1 开窗铣锥开窗、修窗过程为保证开窗、修窗的顺利进行,要求按以下程序执行:

① 下钻前检查复合铣锥。外径符合标准,内径124.26mm套管使用Φ120mm开窗铣锥,内径121.36mm套管使用Φ118mm复合铣锥。钨钢颗粒焊接牢固。铣锥端部要圆滑,否则易发生蹩钻,导致导斜器发生位臵移动。

② 钻井液要具有良好携砂性和合适的密度。

③下到导斜器位臵后先要加压70~80kN,反复几次后,如果加压不同吨位.记录方位一致,说明导斜器轴向已固定牢固。

④ 铣锥初磨铣套管时,要轻压底转速,避免扭矩突然增大损坏钻具及转动斜面。

⑤ 修窗口时要先上下活动钻具,记录好遇阻遇卡点的方位,然后再以40r/min的转速反复划眼,直到上下活动、划眼阻卡≤kn后方可起钻。

⑥开窗钻井参数: 阶段 进尺M 开窗1 0.5 开窗2 0.5 开窗3 1.5-2.0 修窗 0-3.0 2.2起下钻过窗口要求

钻压KN <10 10-20 10-30 5-10 转速r/min 40-50 40-60 50-80 50-90 排量l/S 8-12 8-12 8-12 8-12 ① 下井钻具外径严禁大于铣锥外径,以免发生阻卡现象。 ② 起下钻和钻进时一律装刮泥器.严防井口落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