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第1部分 经济生活 专题二 生产、劳动与经营 考点10 劳动者(试真题)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5:40: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考点10 劳动者

1.(2015·重庆文综,1,4分)“亲,你也可以开店哦。”微店作为科技时代新产物,只需手机号码即可开通。如果说淘宝像商场,大而全,微店就像路边小店,胜在方便,它们各有市场。微店的兴起表明 A.微店比淘宝更符合社会需求 B.微店代表了更高生产力水平 C.科技进步可以促进大众创业 D.企业微型化是未来发展趋势

【解析】 从题意中可看出微店与淘宝各有自己的优势,因此A错误;微店胜在方便,不代表更高的生产力水平,B不选;微店作为科技时代的产物,其兴起可以促进大众创业,C正确;大企业与小企业并存,各有优势,不能说企业微型化是未来发展趋势,D错误。

2.[2016·北京文综,38(1),13分]科技与人的关系是一个历久弥新、引人深思的话题。 材料一 发端于20世纪中叶的数字革命,创造出不断进化的“灵长类机器”。90年代实验室里的超级计算机,占地有一个网球场的面积那么大,成本高达5 000万美元;20年后寻常百姓家中的平板电脑,像杂志一样轻薄,运算能力更胜一筹,成本却不到500美元。

数字时代人类能够处理和利用的知识信息实现了爆炸式增长。手机的导航应用程序自动接收车辆的定位信息,分析实时路况,告诉司机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线;健康数据库公司通过可穿戴式设备监测海量普通市民的个人健康状况,协助医生进行精准治疗。

数字技术让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变得空前广泛和紧密。你的一天可能这样度过:早上用拼车软件叫了一辆私家车顺路载你去上班;中午从短租网站上联系了一位背包客,准备把闲置的房间租给他;晚上接受了五位网友的求助,帮他们修改程序代码。 材料二 有研究认为,不同职业被电脑取代的概率主要取决于其社交性、创造性以及感知和操控性的强弱。

( C )

【注】 “感知和操控性”指灵敏、协调的操作能力和应付复杂工作环境的能力。 阅读上述材料,阐述科学技术的进步怎样影响了个人的经济生活。(13分)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知识,属于影响类题目。分析材料一可以得出:科技进步提高了消费水平,改变了消费方式;科技进步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就业形式多样化。分析材料二可以得出:科技进步改变了就业结构,导致失业和收入水平的变化,影响个人生活;科技进步影响职业选择,劳动者需要提高素质,适应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

【答案】 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价格,提高需求和供给的匹配效率,提高个人的消费水平和质量,改变消费方式;科技进步使个人能够更有效地配置和分享其服务和技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形式多样化;科技进步给很多行业的劳动者带来挑战,改变就业结构,导致失业和收入水平的变化,影响个人生活水平;科技进步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新要求,影响个人职业选择。劳动者需要提高素质,适应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

3.[2015·浙江文综,41(1)(2),20分]近期,“创客空间”“梦想小镇”“创业咖啡馆”等创业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成为社会热词。 材料一 2010~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补充说明】 我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较大,技术对外依存度仍高于50%。

材料二 2010~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就业率

人数(万人) 就业率(%) 2010年 631 89.6 2011年 660 90.2 2012年 680 90.9 2013年 699 91.4 2014年 727 — 【补充说明】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

材料三 国务院今年4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必须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该文件就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提出27条意见,并明确指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在有关创业创新扶持和优惠政策方面对高校毕业生给予倾斜。 (1)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近期国民经济状况。(8分)

(2)结合材料,运用就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阐述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的意义。(12分)

【解析】 第(1)问属于图表题,解答本题要注意三审:审表头、审表格内容、审补充说明;两比较,对表格中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分析材料一可以看出,近期经济总量不断增长,GDP增速下降,经济质量不高;分析材料二可以看出,尽管我国就业率略有上升,但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严峻。第(2)问,结合材料,从高校毕业生创业对自己及社会的积极意义、高校毕业生创新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意义两个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