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县中和镇实施城市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0/11 11:17: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前 言

秀山县地处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部,是重庆、贵阳、长沙、武汉四大城市“环形空洞”的几何中心,是著名景区张家界、梵净山、凤凰古城、里耶秦城、乌江画廊的全连接地带。其特独的区位优势、自然禀赋、厚重的文化积淀、强劲发展势头已引起全国关注。渝怀铁路纵贯南北,渝湘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国道319线和326线在县城交汇,有武陵山区最大的平坝,素有“小成都”之美誉。盛产优质粮油、金银花、绿茶,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药材种植大县、首批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已探明可开采的矿产资源有20余种,是亚洲最大锰业基地、武陵山区建材大县。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中国花灯歌舞之乡”、革命老区。“秀山花灯”是国家确定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丰富,历来是武陵山腹地的交通枢纽、人员物资集散中心,是重庆市与周边少数民族自治县接触最广泛、联系最紧密的一个县。

全县幅员面积2463.61平方公里。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户籍人口)63.0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7万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地形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和南部为中低山区,约点幅员面积30.24%;东部和北部为低山丘陵区,约占

幅员面积38.81%;中部为盆地平坝区,约点幅员面积30.95%;中部盆地平坝地肥活,物产丰富,有“小成都”之称。全县有耕地54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06亩。200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96370元。可见,本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比较滞后。

国道319线、326线贯穿全县,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县城中和镇位于国道319线、326线的交汇点。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已建成试运行的渝怀铁路横贯全县9个乡(镇),距县城2.5KM,已兴建渝怀铁路全线唯一的区段站。已开工建设的渝湘(湖南)高速公路经过秀山,在规划设计之中包头至北海的高等级公路也将经过秀山,从而形成纵横交错,南北通畅的交通格局,未来秀山的交通将更加便利。

秀山县通讯快捷,水、电、气供应充足;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全县已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通讯传输光缆化,移动通讯覆盖全境,通达全球。

秀山县位于渝东南边陲,武陵山腹地,东连湖南、南接贵州、北通湖北,是渝、黔、湘、鄂边区物资集散地。全县幅员面积2462平方公里,在耕地54万亩。其中田32万亩,土22万亩。全县辖32个乡(镇)。全县地势较为平坦,低山区占42.4%;丘陵区占29%;平坝占28.6%。全县有总人口63.00万人,其中:

农业人口51.28万人,占85.5%;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51.8%。

秀山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县域经济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起步晚、发展慢,对全县经济的支撑力较小,加之农业人多地少。商品骨干基地规模小;工业技术、设备落后、生产经营困难多;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又比较落后,资金、人才、技术紧缺,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受到限制。全县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达10万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万人左右;同时秀山县矿产资源丰富,据资料表明,秀山县境内锰矿储量居于全国第一位,矿产业也成为秀山县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秀山县的工农业总产值占有重要地位。

今年上半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0.1%,分别高于全国、重庆市平均水平8.6和5.6个百分点,列重庆市第3位、渝东南地区第1位;财政总收入增长4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1.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3.2%,列重庆市第3位、渝东南地区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总量居武陵山腹地八县第1位,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33%、14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6%。

从以上经济指标可以看出,秀山县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随着渝怀铁路于2006年客运的开通,来秀山旅游的人数每天达2000人,伴随渝怀铁路的全线通车,经过秀山并在停靠的省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