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桃花源记》看陶渊明人生理想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7 7:10: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从《桃花源记》看陶渊明人生理想

内容提要:桃花源成为陶渊明一生追求的社会理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桃花源的和平美好与东晋硝烟四起的现实对比鲜明,以此对统治者发动的不义战争进行谴责,表达了下层劳动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其二,“桃花源”这一农耕社会模式的提出,凝聚着陶渊明对劳动人民苦难生活之根源的深沉思考。其三,桃花源的提出,体现了他对上古治世社会的追求。其四,桃花源人的生活方式与他所崇尚的隐居生活是相契合的。

关键词:桃花源 陶渊明 理想 向往 隐居生活

“桃花源”这一社会模式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并记》中所描述的一个理想社会,是诗人一生探求社会理想的总结。青年时的陶渊明颇具“大济苍生”①的宏伟报负,希望有所作为。怀着“铅刀一割”②和中兴陶氏的愿望,先后三次出仕。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至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这十三年中,陶渊明先后担任过祭酒、参军、县令等官职。他正直孤介的性格,与官场的腐朽风气格格不入,几次都辞官而去。最后从彭泽令任上辞职,结束了他的仕途生活,转而寄身田园,隐居躬耕,独善其身,“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③尽管他努力躬耕,生活却每况愈下,“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④。”“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⑤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所造成的惨况,让他感到无比愤慨。长期的躬耕自资生活,他对农民的思想和愿望有了更深的了解,对造成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根源进行了反思。晚年,他创作《桃花源诗并记》,桃花源社会的提出,表现了诗人一生探求社会理想所达到的高度,“它闪耀着人民理想的光辉,具有高度的思想意义。”⑥

“桃花源”为什么会成为陶渊明一生追求的社会理想,并在文学史上产生深远影响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桃花源的和平宁静与硝烟四起的东晋社会对比鲜明,从而对混乱现实进行了批判,表达了和平的愿望。

;.

..

桃花源地处深山丛岭之中,地理位置偏僻,桃花源人的祖先是秦朝时的一批避乱隐居的人,《桃花源诗》说:“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桃花源最初的隐居民由此而产生,这些人对暴秦的残酷有着深刻的认识,所以桃花源世界并没有形成一个国中之国,而是与现实截然不同的另一种人类社会类型。在桃花源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平等的,没有君主、没有统治集团,没有人剥削人。人们如同一家人,男女耕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斑白”、“童孺”则纵歌寻欢,这里避开了战争的硝烟,远离了尘世的纷争,似太虚幻境,却又真实自然,桃花源令苦难中的人民无比向往。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当时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都非常复杂尖锐,西北各少数民族贵族在黄河流域割据混战,建立了许多割据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他们常对南方进行威胁、骚扰。腐败的司马氏豪族地主集团内部争权夺位,使社会动乱不堪,广大人民饱受残酷的剥削压迫和战争之灾。公元399年爆发卢循、孙恩为首的农民起义。起义被镇压之后,东晋社会权位之争更趋激烈。

从东晋建立开始,到刘裕消灭桓玄代晋自立,一百余年的社会始终处于极其动荡之中。频繁的战争,给百姓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主要表现在:其一,战争中攻城掠地,破坏性、毁灭性极大,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战争的毁灭性、残酷性致使广大人民逃离家园,或葬身战争或远走他乡,踏上颠沛流离的的生活之路,最终沦为豪强地主的依附民,陷入悲惨境地。《晋书》载,后赵王石勒曾被卖作奴隶,起义后大泄民族仇恨,乱杀降卒与百姓。其二,战争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导致了人民生活的贫困。交战之地的庄稼田谷或被强征或为所掠。后方的生产也因长期的战争导致了劳动力的缺乏而耕种不好。加上天灾,抗灾能力的低下,人民在贫困线上挣扎。其三,战争导致了繁重的徭役与赋税。东晋是建立在以北方土族为中心,联合南方土族基础上的豪族地主集团。北方土族南迁之后,为了重建家园而兼并土地,加剧了南北土族时土地的掠夺,促使了南方自耕农的破产,成为世族大家的依附农。担任世家大族的家兵和劳动力,而大族却隐匿户口逃避税役。把因战争而增加的税役全部推到百姓头上。沉重的徭役赋税致使百姓苦不堪言。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人们为了逃避徭役,甚至自残肢体⑦”,

;.

..

“有的离开家园,逃往他乡;有的则啸聚山林,三五成群,打家劫舍,公然与官府对抗⑧。”

桃花源这个没有一丝硝烟的人间仙境,正寄托了陶渊明及所有饱受战乱之苦的东晋人的美好愿望。他希望建立一个没有战争的国家,在这里人们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过上幸福的生活,陶渊明笔下恬美宁静的桃花源,与混乱的东晋形成强烈的对比,体现了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批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桃花源”这一农耕社会模式的提出,凝聚着陶渊明对劳动人民苦难生活根源的深沉思考。

在《桃花源诗》中,陶渊明提出“人人平等”共同劳动的要求,诗中说桃花源人的祖先自从秦时就来到这里,并“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揭示了桃花源的社会性质和特点,在这里人们是平等的,没有君臣之分,没有特权阶级存在,所以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不用交纳赋税承担徭役,人们通过自已的劳动来获取所需。在这块土地上人们与世无争,生活宁静而幸福,地里能按季节种植菽稷,院子里鸡犬互鸣吠,“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老有所养,幼有所乐。

东晋王朝是一个政治上依靠推行门阀制度的偏安政权。经济上对广大人民残酷剥削,政府实权完全被世族大地主掌握,他们强化士庶之别,把“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作为国内的基本国策,士庶之分壁垒森严,刑罚因贵贱而异施,嫁娶只能门当户对,“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⑨。官场“交通请托,贿赂公行”⑩,趋炎附势,尔虞我诈。为了向上爬,可以不择手段,“或假财色以交权豪;或因时运以佻荣位;或以婚姻而连贵戚;或弄毁誉以合威柄⑾”。

经济上,大地主利用手中的特权,采取各种手段,掠夺土地,建立田庄经济。晋室南渡之后,许多南迁的农民和本地破产农民,纷纷沦为豪强地主的部曲佃客,成为他们的家奴。社会出现两极,一 是大富,二为赤贫。《晋书·石崇传》记载了石崇身为荆州刺史,竟公开抢劫,因而巨富,拥有水碓三十余区,家奴八百多人。《王戎传》里“园田水碓,周遍天下”的在官僚王戎,仍然“积实聚钱,不知纪极。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太元二年(公元377年),东晋政府改田税法为口税法,规定每个成年男丁每年上缴税米三石。一些有权有势的财主和地方上的豪强或大族肆无忌惮地隐匿户口,造成在藉人口远远少于实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