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四地六校2016_2017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二次联考5月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3:14: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选中小学试题、试卷、教案资料

2016-2017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1.中国作家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获得科幻界至高殊荣雨果奖。有国外媒体认为,《三体》的出现说明“中国人现在越来越多地从全人类的视角来思考世界,而不是仅从本民族的视角……也许这与中国社会的快速工业化有关,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关心人类从哪里来、现在何处以及将往哪里去等问题,开始关心人们居住的星球以及整个宇宙的命运。”这一观点体现了

A.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B.经济发展是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交融的基础C.本民族的文化理念存在于世界的文化理念之中

D.世界的文化理念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理念共筑 2.漫画《打造节日文化》启示我们

①应该抵制一切外来文化

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③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提高文化软实力 ④加强文化交流,实现文化大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行进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让文物“沃土”滋养心灵,让凝结在文物中的历史记忆和“文明光芒”照进现实,我们未来的道路必能越走越宽。这是基于①文物可以影响和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精选中小学试题、试卷、教案资料

②文物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文物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④文物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元稹有诗云:“狮子摇光毛彩竖,胡姬醉舞筋骨柔。”胡舞风行于唐代朝野,胡舞的传入引起了中土乐舞的变革,对中国后来的舞蹈和戏剧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告诉我们①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②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③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④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的说法。这种结构表明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它掩盖了阶级关系、等级关系,家国同构直接导致了家庭或家庭成员和国家子民品质的统一,这就是“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之说。材料揭示了

A.社会制度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B.宗法关系从文化内部影响文化的发展 C.不同的家风对文化发展具有不同影响 D.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6.“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开封作为国家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先行示范区,坚持完善“文化+”行动平台,制定实施“文化+旅游”“文化+城建”“文化+会展”等专项行动计划,做实“文化+”,努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的自信起源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②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文化创造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③精神活动依赖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依赖物质载体 ④物质载体可以把头脑中的观念变为现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 诗人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说:“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这说明

①汉字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具有深刻影响 ②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③汉字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是一脉相传的历史见证 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记载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此回答8—9题。

精选中小学试题、试卷、教案资料

8.“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的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规律,这种科学认识,又远播海外各大洲,影响了全世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具有独特的风格 ②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科技成果 ③要坚持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④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9.农耕时代,中国农民一直依靠“二十四节气”来安排生活和生产。在当前区域和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气候变化对“二十四节气”产生了影响,整个季节循环整体增暖。这说明 ①正确揭示事物本质联系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②真理随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③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指导实践 ④在实践中不断产生新问题推动着认识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首支绿色中国梦公益广告《中国梦——库布其治沙篇》在央视多频道播出,引起观众热议。库布其人绿化沙漠的奋斗精神使人们深受震撼,沙漠变绿洲的中国梦让全社会的正能量再次积聚。这表明 ①人民群众创造文化、享用文化 ②核心价值凝魂聚气,人人践行 ③中华美德源远流长,指引方向 ④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有人曾对古人的表达和我们的网络流行语做了一番对比: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貌比潘安”“玉树临风”,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也许这种对比有些极端,但如果有一天你张口闭口只会说“高富帅”“矮穷矬”,肯定也被自己的表达匮乏呆了。以下描述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①经典文化流传至今必有其合理性,需加以继承 ②流行文化能得到认可必有其长处,需加以发扬 ③传统文化因其脍炙人口而保留下来,应取其精华 ④时尚文化因其生动形象而得到传播,应丰富内涵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2.一则名为《别人的标题VS网易的标题》的网贴广为流传,它罗列了某网站篡改标题的突出例子,如:解放军报原标题“理解不曲解”被改成“领会首长意图是做好干部的首要问题”等等,引发了舆论对网络传播范式与规则的思考。“标题党”之所以大行其道,主要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