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规划文本(草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50: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13条

第14条

第15条

第16条

第二节 县域人口与城镇化

县域人口规模

规划2015年县域总人口47万人,2020年50万人,2030年54万人。

县域城镇化水平

2015年永丰县城镇化水平为42%; 2020年永丰县城镇化水平为50%; 2030年永丰县城镇化水平为60%。

第三节 县域城镇体系结构

城镇空间发展模式 强化中心

大力发展永丰县城,重点培养城市职能,引导人口与产业向中心城市集聚,加强县城在整个永丰县城镇体系中首位城市的凝聚力。 优化结构

优化城镇体系的结构,形成“县城——中心镇——一般建制镇”的城镇体系结构,确定藤田镇、沿陂镇和沙溪镇三个中心城镇,加大对中心镇的扶持力度,使之成为承上启下的必要环节,提高整体系统的运作效率。

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形成以县城为“月”,重点镇为“主星”,其他一般乡镇为“次星”的“星月型”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1) “月”——“县城”: 永丰县城通过产业、人口集聚,形成县域极化中心,

带动全县发展,最终发展成为吉泰都市区与昌抚大都市区连接的重要交通节点。

(2) “主星”——“三个重点发展镇”:藤田镇、沿陂镇和沙溪镇三个镇作为永丰

县的中心镇,通过中心镇建设,壮大中心镇经济实力,带动周边一般乡镇的

发展。

(3) “次星”——“四个一般镇”: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坑田镇、古县镇、瑶田镇、

石马镇为永丰县域一般镇,引导镇域内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第17条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强化县城、调整空间结构,着重发展中心城镇、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一般城镇、加大集聚规模;构建“县城——中心镇——一般镇”的三级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同时选取藤田镇作为县域副中心城镇。

表3-1 城镇规模结构规划表

城镇等级 人口规模 数量 名称及人口规模(万人) 县城 25 1(25) 恩江镇、佐龙乡(25) 中心镇 1-2.5 3(4.5) 藤田镇(2.5)、沿陂镇(1.2)、沙溪镇(1.2) 一般镇 0.5-0.8 4(2.5) 坑田镇(0.5)、古县镇(0.6)、瑶田镇(0.6)、石马镇(0.8) 三个中心镇的用地规模分别控制为:藤田镇2.6平方公里;沿陂镇1.3平方公里、沙溪镇1.3平方公里。 第18条

城镇职能结构

表3-2 2030年永丰县各城镇主要职能和产业规划一览表

规划 等级 乡镇 城镇规模 主要职(万人) 能 主要职能及重点发展产业 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碳酸钙、医药化县城 恩江镇 25 综合型 工和绿色食品为主导,拥有浓郁庐陵文化的山水园林城市。 藤田镇 2.5 综合型 永丰县域副中心,以商贸物流、矿产资源加工、旅游休闲为主的中心镇 中心镇 沙溪镇 1.2 农贸旅游型 以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旅游服务为主的中心镇。 沿陂镇 1.2 农贸型 以农副产品生产及加工、商贸服务为主的中心城镇 石马镇 0.8 农贸旅游型 以农副产品加工和旅游服务为主的小城镇 一般镇 瑶田镇 0.6 农贸型 农副产品加工集散基地。 古县镇 0.6 农贸型 农副产品加工集散基地。 坑田镇 0.5 工贸型 以碳酸钙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型小城镇 合计 32.4 6

第19条 第20条

经济分区及经济空间布局

本着“凸显特色、优势互补”的原则,将全县分区南北两大经济发展区,其中;

北部经济区:以永丰县城为中心,包括坑田、潭城、鹿冈、沿陂、八江、七都、古县七个乡镇。重点发展碳酸钙及新型材料加工、有色金属、医药化工,绿色食品四个支柱产业,其中以恩江镇为中心的县城将以碳酸钙产业、医药化工、绿色食品产业为重点,在现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做大产业总量,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县城万亩工业园的建设。组织县城城郊及周边乡镇的农副产品生产,走深加工、产供销“一条龙”道路,带动农业相关的加工业、服务业发展。

南部经济区:以藤田镇为县域南部副中心,包括瑶田、石马、中村、上溪、沙溪、上固、潭头、三坊、龙冈、君埠十个乡镇。重点发展以碳酸钙矿产开采与加工、水泥、农副产品加工及特色旅游业。碳酸钙矿产开采与加工要与县城碳酸钙新材料产业进行对接,形成县域南部到北部的碳酸钙的完整产业链条。水泥产业要充分利用南部地区石灰岩矿产丰富的特点,抓住衡茶吉铁路东延段将从县域南部穿过的机遇,把藤田、陶唐建设为赣中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水泥生产基地。县域南部山区乡镇发挥山地乡镇优势,着力开发特色产品,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同时利用当地特色的红色文化、欧阳修文化、特色民族文化及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发展旅游业,带动南部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四节 县域空间管制规划

空间管制规划

本次规划将永丰县地域分为四类管制功能区,即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以及生态开发区。

优化开发区:为已开发的区域。这类区域内,应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改变经济活动构成要素,或者调整产业布局,改变经济要素的空间排列组合方式,优化空间结构,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改善环境质量。

重点开发区:指区域经济重心或具有战略意义的区域。这类区域内,应集中财力和

第21条

物力,重点投入,以保证其发展的活力;基础设施建设应优先保证;重要的或较大规模的公共设施、商业性设施也要优先给予安排。对区内的传统产业,应进行必要的改造,提高环境标准,在改造中逐步完成产业的升级。

限制开发区:一般指区域开敞空间,以及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这类区域内,必须限制开发的项目和控制建筑密度;应控制增加建设用地规模,限制大规模工业用地特别是对环境易造成污染的工业项目的进入;独立工矿用地如需转换功能,应向生活类、公建类、服务类的功能转移,或转移为绿地或耕地;应鼓励建设用地废置后复耕或绿化。

生态开发区:一般指区域绿地,是生态敏感区。这类区域内,不宜或严禁安排建设用地,应禁止大规模的建设项目进入,禁止具有城镇功能的用地开发。这类区域应制订保护和管理的法规、制度与要求。

空间管制要求及措施

表3-3 县域空间分区的管制要求与实施措施

空间分区 管制要求与实施措施 严格控制建设开发的标准,控制协调好开发时序,控制好空间序列、城市肌理和城市形象;提高交通和市政设施的供给城镇建成区 标准;对公共服务设施查漏补缺,合理布局,满足需求;严格优化开发区 保证足够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设施的用地,适当控制居住用地的比例。 严格控制耕地和生态空间,禁止非农建设项目无序分布。农村居民点 农村居住社区一般不安排工业用地。有计划地引导村级工业向园区集中;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的供给标准。 发展区内一切开发建设,必须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和城市总体规划,并严格按审批程序开展建设活动,需要紧凑型、城镇发展区 用地节约型发展,通过工程设施的投入,保障密集建设和保护环境、生态。杜绝城市、郊区、农村土地的闲置,严禁随意突重点开发区 破市区建设范围,严格管制近郊区的开发建设。 准入产业必须符合国家、江西省、吉安市产业导向政策,禁止准入能耗水耗高、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重点准入工业发展区 的项目应是产业群提升和新产业群形成的项目。 综合考虑矿业开发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矿山开采与矿地复垦、城镇建设规划相结合。为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根据7

空间分区 管制要求与实施措施 矿产资源分布现状、矿山开采技术条件等实际情况,通过资源开发整合,控制小型矿山数量,特别是砖瓦用岩类、建筑用砂矿产的矿山数量。鼓励矿产企业开展对“三废”的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向“绿色矿山”方向发展。 区域独立市政设施建设按照专项设施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控制和保护。 区 山地生态敏采用搬迁避让,集中和分散安置相结合处理。 感区 发展林业,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约束,逐步退耕还林、鼓励区内村民向山下搬迁。 农业发严格按照土地部门要求保护一般农田。近邻农田可作为城展区 市战略控制用地,征用农田必须依法和按计划进行,实行“占一补一”政策。 以水源涵养为主导,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严格控限制开发区 制建设活动。森林覆盖率大于75%,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0%以水源涵养区 上。森林生态系统得到全面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持续良好。直接或间接向水域排放废水,必须符合国家及地方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当排放总量不能保证规定的保护区内水质的标准时,必须削减排污负荷。 基础设施廊严格限制其他建设活动,保障各项基础设施的有效运行;道 协调各专项规划和地方规划,合理预留廊道用地,并加以严格控制。 禁止在森林公园毁林开垦和采石、采砂、采土等其它毁林森林公园 行为;做好植树造林、护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工作;在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展旅游服务活动。 主要依据《自然保护区条例》进行严格管制。对划定的自然保护区实施严格的保护,确保实现生态保护和资源保护的目标,严格保障各类自然保护空间地理界线不受侵蚀。禁止在自生态开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开矿、发区 自然保护区 采石、挖沙等活动。禁止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因教学科研目的,需要进入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从事非破坏性的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经批准方可进行。 主要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进行严格管制。禁止任何基本农田保单位和个人对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进行建房、建厂、建窑等护区 改变土地用途的行为,禁止闲置、荒芜基本农田;严格保护区域内基本农田,不得改变其原有用地形态,不得减少面积;严第22条

第23条

空间分区 管制要求与实施措施 禁建设除农业附属设施以外的任何其他建(构)筑物;涉及到重大基础设施必须使用本区域用地类型的变更必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生态脆弱区 以水土涵养和水土保持为主,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和天然林保护。 水源保护区内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要求保护自然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水源保护区 改善生态环境。禁止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禁止向饮用水源水域排放污水;禁止破坏引用水源涵养林、护岸林以及与饮用水源保护相关的植被。 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要求,禁止新建任何与文物无关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得改变历史上形成的格文物保护区 局和面貌,对不合理利用文物古迹或不利于文物安全的邻近单位和建筑,都应采取有效措施使其尽快迁出。文保单位严格按照文物部门要求进行保护。 地质灾害高严格按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对灾害区周边农村居易发区 民点进行搬迁,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禁止爆破、削坡、进行工程建设以及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 第五节 县域综合交通规划

规划目标

高速公路、省道、县道、铁路、水运等各类网络全面发展,布局合理,建设各种交通方式有机衔接,运输快速便捷、高效安全,适应永丰城乡统筹发展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在城区范围内构建一个与永丰县布局和形态相匹配的,紧密联系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并辐射周边区县,符合未来发展要求和协调、高效、可持续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以适应和支持永丰县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建设畅通永丰、便捷永丰打好基础,支撑和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

高速公路规划

抚吉高速公路:从抚州市至吉安市,是两市之间重要连接线,也是吉安与抚州联系最为便捷的通道。

昌赣韶高速公路:从江西南昌至广东韶关,是纵贯江西省南北的重要交通大动脉。

8

第24条 第25条

第26条 第27条 第28条 其它等级公路规划

规划永丰县其它等级公路干线网呈“两纵两横六联络”的交通结构: “两 纵”——S223省道、S215省道,规划公路等级为二级及以上。 “二 横”——S318省道、S319省道,规划公路等级为二级及以上。

“六联络”——县道X775、县道X930(流坑—枫树下段)、S223省道和S215省道间的横向联络线、县道X792、县道X793、吉安青原区东固乡和宁都县黄陂镇连接线。其中古县镇与瑶田镇之间联络线公路等级为二级,其它联络线公路等级为三级。

铁路规划

规划在“十三五”期间建成衡茶吉铁路东延段,连接江西省吉安、抚州、鹰潭等重要城市,是江西中部地区重要的东西向交通动脉。

水运规划

规划结合峡江水利枢纽建设,上抬恩江水位,开发恩江永丰县城至八江航段水运交通,形成七级航道。

规划建设恩江货运港口,将恩江港建设成为具有储运、装卸、中转等功能的货运港口,为永丰工业产品运输服务。

站场设施规划

以县城为主中心,以藤田镇为次中心,以其它乡镇为基本网点,逐步形成完善的站场网络系统。县城建设县中心车站(二级)、县城公交车站(二级)、县城出租车站(三级)和货运站(二级),藤田镇建设一个二级货运站,其它乡镇分别布置一个四级客运站。

重点实施内容

(1)加快抚吉高速公路以及衡茶吉铁路的建设,加强永丰与周边城市的快速联系,提升永丰交通区位。

(2)提高境内现有公路等级,重点是干线公路的改扩建。其中,新建一级公路高

第29条

第30条

第31条

速公路连接线,长4km;新建枫树下—抚吉高速公路约10公里的二级公路,改造或提升省道S125线都溪坳—上固,S139线坑塘—三坊、县道瑶田—古县、藤田—石马(原三级)至二级公路,总长约112km,改造或提升石马—墩塘口、桥南—桥坑、上固—三角、龙冈—东固、龙冈—兴国、东湖—金溪、流坑—枫树下、水边—佐塘至三级公路,总长约220km。

(3)逐步完善公路交通网络。结合永丰县旅游发展状况,规划加快推进旅游公路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网络,为永丰县旅游产业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交通基础支撑,重点建设龙冈—东固、龙冈—兴国、龙冈—君埠、君埠—杜溪—兴国、沙溪

—水浆、水浆—双岭、陶唐—大仙岩等旅游公路。

第六节 县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县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按“县城级—重点镇级—一般镇级”三级布局。

文化设施

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中心镇为重点,一般乡镇为基础的文化设施网络。配合永丰县“红古绿蓝”传统文化,大力培养市场,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根据村镇人口规模及各类设施的功能特征,建立多级服务系统。本次规划按照四级配置县域文化设施,即县城级、中心镇级、一般镇级和中心村级。

教育设施

(1)规划2030年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规划城区设置小学16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规划期内非规划中心村的农村小学中小于6个班的全部撤并,多于6个班的若生源充足可予保留。

(2)规划2030年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100%,初中三年保留率达95%以上,规划县城初中数量10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原则上设立在县城和镇区。 (3)到2030年,全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

9

第32条

第33条

第34条

(4)在县城建设职教园区,进一步扩大县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

医疗卫生设施

健全全县范围的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合理分工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县城、乡镇、中心村三级医疗卫生设施网络。

(1)县城设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设置服务全县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

(2)乡镇必须有1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承担农村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并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村卫生室(所)覆盖100%的行政村。中心镇及有条件建设的一般镇建设1所片区中心的综合医院。

(3)中心村级医疗卫生设施:一般设置乡镇卫生院的分院,人口规模较大的自然村提高现有医疗站的设施,提高村庄的医疗服务水平以及基本药物存量。 体育设施

围绕增强人民身体素质,发展体育运动,推行全面建设计划。规划体育设施分为四个等级设置:

县城:建设县体育中心与县体育馆;

中心镇:各中心镇兴建400m跑道标准田径场和灯光球场等设施。

一般镇:建成与学校体育场结合的田径场,拥有一场(篮排球场)、二室(乒乓球室、棋牌室)。

中心村:规划兴建1个篮球场,结合村文化室建设文体活动室,配置相应的运动器材,增加全民健身的内容。 商业设施

建立县城级、乡镇级、中心村级的三级商业服务体系,强化城镇的流通功能,推进永丰商业服务业的发展。

县城:重点打造县域商贸中心和大型商品集散地,并与县域蔬菜生产基地对接,形

第35条

第36条

第37条 成永丰县域产销链的商业主核心。

乡镇:积极建设和完善各乡镇的肉菜交易市场,并结合当地的产品特色,配置一定规模的综合性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

中心村:根据村庄的规模适当建设相应的商品交易点,满足村民的需求。

其他公共管理与公用设施

各乡镇都应该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福利设施。在县城建设县级养老院,各乡镇配置乡镇级老年人养老机构,增加对老年人的关怀。在县城西南部布局县殡仪馆与火葬场,周边设置防护隔离带,营造优良环境。

县域给水规划

1) 根据县城用水量的预测,县城供水量远期20万m3/d,各乡镇预测远期供水量

1.60万m3/d。整个县域用水量约为21.60万m3/d。

2) 县城采用分区供水模式,分为两个供水片区,恩江以北片区和恩江以南片区。① 恩江以北供水系统:保留并扩建麻洲自来水厂,扩建后设计规模为9万m3/d,占地面积6.0ha。

② 恩江以南供水系统:保留并扩建桥南自来水厂,扩建后设计规模为11万m3/d,占地面积8.0ha。

(2)根据镇区开发建设并结合其现状供水情况,逐步完善各个镇的供水建设。规划保留各个乡镇原有水厂的基础上,适当扩建其规模,新建沿陂、坑田、瑶田、石马水厂,新建水厂水源可以根据实际水源情况,采用地表水、山泉水或者地下水。县域排水规划

1) 县城平均日污水量远期11.43万m3/d,各乡镇平均日污水量1.0万m3/d。 2) 排水体制

近期规划县城和中心镇老城区排水体制采用截流式雨污合流制,新建区采用

雨、污分流制。重点镇和一般镇采用截流式雨污合流制,远期采用雨、污完全分流制。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