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5:52: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历史 含答案
(I)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吕思勉先生说:“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如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老子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去,墨子主张“兼爱”。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这实质上反映了
A.先秦诸子开历史倒车的落后思想 B.社会的进步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D.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 3.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它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A.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 B.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 C.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 D.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4.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该思想家还主张
A.无为而治 B.以法治国 C.君舟民水 D.兼爱非攻 5.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强调:“以吏为师,三代之旧法也。秦人之悖于古者。禁《诗》《书》而仅以法律为师尔。”这说明( )
A.三代时期儒法并重 B.夏商周采用“刑主德辅”的法律思想 C.秦朝抛弃了以吏为师的做法 D.法律是夏商周秦相沿的统治工具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思想核心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7.西汉时期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善能,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反映了 A.“君权神授”的主张 B.“天人感应”学说 C.“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的学说
8.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9.“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与上述认识最接近的观点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理在气中,道不离器” 10.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11.晚清重臣曾国藩和大学士倭仁虽然在对待西学的态度方面针锋相对,但是他们都具有浓厚的理学色彩,在他们影响下“学人轻蔑宋学的观念一变。”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社会危机的影响 B.经济变迁的推动 C.理学功能的更新 D.中央集权的削弱 12.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
A.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 B.倡导经世至用,反对思想一统 C.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 D.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
13.清代小说《红楼梦》不但文学造诣高,同时也留下许多当时观察社会生活的材料。书中写道:贾敬热衷追求神仙,却因误服丹砂丧命。死时,独子贾珍出了远门,家人只好作主,先请人将遗体移往尼姑庵安置。等贾珍回家后,再按服丧守孝之理办理后事。根据这段故事呈现的现象推断,下列说明最恰当的是
A.追求神仙乃是士人普遍风气 B.社会上儒释道文化兼容并存 C.尼姑社会地位已经高于道士 D.儒家礼教地位低于释道传统
14.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 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15.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一了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 D.渴望征服自然 16.法国学者莱昂指出:“智者派的运动,代表着想用类似的方法满足同样需要的各种努力的总和。这些需要,是这样一个时代和国度的需要;在这个国度中,一切公民对于他这城邦的
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材料表明 A.雅典的公民政治促成了智者学派的产生 B.智者学派激发了雅典人参与政治的热情 C.只有依靠雄辩的言辞才能取得政治地位 D.参与城邦事务是雅典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7.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实现人所具有的本质,要对过去的一切观念重新进行审查,要随着历史的进展而确立新的观念、新的思想。这反映出他主张
A.肯定美德的作用 B.发现历史 C.不断地认识自我 D.自由民主 18.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是东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儒家的“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主要的不同是 A.讨论主题不同 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 C.价值取向不同 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19.对下列四个事件之间的关系表述最准确、最全面的一项是
①资本主义萌芽 ②文艺复兴运动 ③新航路的开辟 ④宗教改革运动
③A.①②③④B.①②②③④D.①③②④
C.①④20.16世纪后期,文艺复兴逐渐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以优雅流畅的语言、丰富细腻的情感、隽永深刻的哲理,对人文主义思想进行了精彩的概括。其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是 A.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B.霍布斯的《利维坦》
C.薄伽丘的《十日谈》 D.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21.瑞士牧师慈运理(1484~1531)将希伯来文、希腊文或是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苏黎世当地语言;后来,苏黎世市议会决定了《圣经》改革方案,成为官方政策。1525年苏黎世市议会废止弥撒,改由慈运理的圣餐版本替代。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慈运理是民族英雄 B.人文主义逐渐深入人心 C.宗教改革取得初步成果 D.启蒙运动冲击传统教权
22.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都 A.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的舆论准备 B.标志着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
C.确保了资本主义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D.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23.德国诗人海涅曾这样总结康德的思想,最初把上帝赶出了家门,而后来又偷偷地把上帝请了回来。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人们对待上帝的态度摇摆不定 B.“科学万能论”让理性无限扩大 C.反对天主教会成为时代的潮流 D.康德对信仰与理性的关系的反思
24.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这表明卢梭主张
A.维持现有的社会秩序是实现基本人权的前提 B.努力构建社会新秩序是实现基本人权的保障 C.传统社会秩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D.维护现有社会秩序才能维护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