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dle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9 6:54: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Moodle与Wiki的结合在教学中的应用

Moodle与Wiki结合的特点

Moodle和Wiki都是Web2.0的产品,其安装简单易行,便于推广。二者相结合形成互补,更体现出Web2.0的优势,有利于教学。

由于Wiki使用人性化语言来替代复杂的HTML语言,降低了使用门槛,扩大了用户范围,任何人都可以轻松编辑内容页面,维护公共空间,而正是wiki这一简单易学的特性使Moodle平台更容易让学习者使用,互动性更强。 另一方面,Moodle解决了Wild系统的一个最大问题――用户权限的管理。它将权限限制为选择了该课程的学习者,而学习者是否允许进入是由开课教师来决定的,因此Moodle的权限限制使Wiki的后台管理趋于成熟化,提高了Wiki平台的利用率,降低了平台被恶意破坏的危险性。

Moodle与Wiki结合在教学中的应用

Moodle与Wiki的结合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集体创作平台,真正体现同伴互助(peer coaching)的思想,这种互助互帮

体现在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本文从两个方面来讨论二者结合后在教学中的应用。

1.作为教师集体备课和科研平台

在传统的学校教学中,一个教研室的集体备课,通常是按照图1所示的过程进行。

首先,由教研室组长确定集体备课的任务(如教学内容的选择、重难点的确定、教学策略和媒体的选择、教学方法等)。然后,教师进行面对面讨论、交流,根据讨论结果制定教案。通常情况下教案的整理和制定是由进行试点学校的教师来完成的,该教师根据集体研讨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其他教师(可邀请其他学科的教师,甚至专家)参加听课。接下来组织所有听课人员对这节试点试验课进行评价和反思,提出最终的修订意见和方案。最后进行推广实施,其他教师按照修改好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再反思总结,不断完善教学过程。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传统的集体备课过程耗时长,需要教师面对面讨论交流,在试点试验前对单个教师设计的教案每个教师要浏览修改,工作量大,并且这种延时的交流和修改不能及时捕捉到教师的灵感和创意。

Moodle作为一个学习管理系统(LMS),为教师提供了集体备课的平台。Moodle中部分功能在集体备课过程中的体现

如图2所示。

首先,教研室组长可以在Moodle平台中开设一门“课程”,用于教师集体备课的环境,各教师申请账户登录该“课程”。Moodle的思想是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课程”分模块分阶段进行。在模块一中,组长使用Moodle中的资源功能制定备课任务,教师浏览备课任务。进入模块二,通过讨论区进行讨论,对教案的设计达成共识。在进行试验教学前,在Moodle平台中利用Wiki的功能来完成集体书写制定教案的过程,并且拥有账号的任何教师都可以来修改教案,将自己的新思想随时添加到教案中(这是一种即时的、公平的集体备课环境,真实地记录了整个创作和交流的过程,体现了教师的集体智慧)。试验教学后,教师、专家可以在模块五的讨论区中对上课效果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还可通过在线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感受和想法,根据反馈对教案再修改。整个制定、修改、评价的过程在Moodle平台中得以完成。

学校成功的内在机制在于一个高质量的教师教学集体,确切地说,就是教师通力合作形成的支持教与学的氛围。Moodle与Wild的结合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虚拟环境,在这一环境中,教师发挥出集体智慧,构建出一个虚拟的教师教学共同体,他们要与同伴讨论、展示交流自己的思想,形成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