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23 10:56: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合肥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段二考试
物理试卷
时长: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图(1-8题单项选择题,9--12多项选择题,每题四分,共48分)
1. 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从A点开始向右运动,经过3s与距离A点6m的竖直墙壁碰撞,若碰撞时间很短可忽略不计,碰后小球按原路原速率返回.设A点为计时起点,并且取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小球在7s内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 A. 2 m,6 m B. -2 m,14 m C. 0 m,3 m D. 2 m,14 m
2. 如图所示为体育课上一学生在水平篮球场上拍篮球的示意图.则篮球与地面作用时地面对篮球的弹力方向是( )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斜向上 D.斜向下
3.如图所示,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由A、B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线可知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物体同时从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
B.A、B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比A早出发2s C.A、B两物体速度大小均为10m/s
D.A、B两物体在A出发后4s、距原点20m处相遇
4.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力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 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 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D. 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
5.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A. C.
6.如图所示,一光滑小球静止放置在光滑半球面的最底端,利用竖直放置的光滑挡板水平向右缓慢地推动小球,则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该过程小球未脱离球面),木板对小球的推力F1、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2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F1增大、F2减小 B.F1增大、F2增大 C. F1减小、F2减小 D.F1减小、F2增大
7.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C.
B. D.
现用遥控器启动
0
,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 )。
B. D.
8.如右图甲所示,一辆遥控小车静止在水平面上,
小车,使它从静止开始运动,小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小车的质量m=2kg,小车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u=0.2,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车位移x=1m时的速度大小为2m/s B.小车在前2s时间内的牵引力大小为6N C.小车在后2s时间内的牵引力大小为5N D.小车在后2s内的位移大小为5m
9.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S
内该物体的( )。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10.一个质量为
的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
和
,当两个
22
力的方向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 A: C:
B: D:
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面上,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
11.如图所示,倾角
定滑轮与A相连接,连接滑轮的轻杆沿竖直方向,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已知C的质量为2m,A、B质量均为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定滑轮受到轻杆的作用力为3mg B.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mg C.B受到C间摩擦力大小为1/2mg D.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为5/2mg 12.倾角为动摩擦因数
可能是( ) A. 3 B.2 C.1 D.0.5
二、实验探究(每小题分,共16分)
13.在“探究共点力合成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经历了以下实验步骤:
A.在白纸上按比例做出两个力F1和F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B.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筋拉同样长度; C.记下两个测力计F1和F2的读数,并且记录它们的方向; D.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筋的一
端固定在板上P点,用两条细绳连接在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
的斜面与水平面保持静止,斜面上有一重为G的物体A,物体A与斜面间的.现给A施以一水平力F,如图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cos
,如果物体A能在斜面上静止,水平推力F与G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