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8:18: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对于进行了核实补充地质工作或核实开采时间段内开展了矿山地质工作(或生产勘探)的矿区,应概述地质工作方法选择依据,说明各
方法使用目的。表述地质工作方法完成的实际工作量。
简述勘查工程布置原则和实际工程控制间距。对普通砂石料矿区一般采用垂直平行断面法勘查核实,至少按一定间距布设2~3条垂直矿体(层)走向的勘查线,编绘地质剖面图。
第二节 勘查地质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概述本次核实地质工作方法,重点是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岩
矿石的采样、物化项目测试、加工、分析项目及分析结果的评述。对采场、采坑应进行实测。对上述各项工程质量进行评述,并以数据说明。
对于开展了矿山地质工作(或生产勘探)的矿区,应叙述工作方法、手段,取得地质成果,并进行工作质量评述。
第五章 资源储量核实
第一节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
叙述资源储量估算的范围(采矿证核定的开采范围、拐点坐标及开采标高)估算采矿许可证内资源消耗量及保有资源储量。
第二节 工业指标的确定
说明采用的工业指标及其依据的文件、文号。
第三节 矿体(层)圈定的原则
以样品物化测试结果为依据,按采矿权确定的开采范围和工业指标圈定、连接矿体,说明外推原则。对于正在开采或已开采完的矿体应在野外实地测量并在图上画出采空区,重新核实资源储量。
第四节 资源储量块段划分原则
一、块段划分
根据矿体产状及工程控制程度,将矿体中相邻两剖面或两勘探线
之间的矿块及剖面外推部分划分为若干块段分别估算资源储量。
二、资源储量类型的划分
根据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和复杂程度,结合所圈定矿体的控制程度、开采情况和研究程度,进行资源储量类型的划分。
第五节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根据矿体(层)的形态、产状,结合探矿工程布置,选择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并说明选择的合理性。写明估算方法和估算公式。
第六节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一、矿体厚度的计算
叙述用何种方法求得块段矿体平均厚度。
二、面积计算
叙述用何种方法测定块段面积,并表述测定误差精度。
三、体积计算
叙述用何种方法、何种公式求得块段矿体体积及采空区体积。
四、小体重测定
对砖瓦粘土矿应采代表性样测定矿体小体重(按不同类型、品级矿石),并说明体重值求取方法。若矿山已有测定资料,可搜集利用。
第七节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按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标准,采用列表形式,分矿种、矿体,分资源储量类型、分品级,综合概括截至××年××月××日矿区资源储量及其共伴生矿产的资源储量情况等。应包括:①原报告探明或核实的资源储量;②累计探明或重算的资源储量;③采空区资源储量;④资源储量重算增减量;⑤实际保有资源储量。
第八节 资源储量变化的主要地质原因
根据资源估算结果,分析说明资源储量变化的主要地质原因:矿
体开采标高变化、矿体规模、厚度变化、断层或岩浆岩侵入的影响,采空区资源消耗,原先未估算或新发现的矿体等造成资源储量发生变化等。
第六章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
矿床开发项目已做过可行性研究或经开采后经济意义没有改变的矿区,若开采方式不变,可略去本章。若改变经济意义和改变矿产工业用途,变更工业指标的矿区,应根据生产实践,对改变的指标进行经济论证(也可将工业指标论证成果作附件)。报告中简要叙述该矿产品市场需求程度,矿山开发方案及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提供矿山开发的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年利润、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等财务指标。
第七章 结论
叙述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取得的主要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今后地质工作和矿山开采工作的建议。
矿床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条件对矿山开采的影响以及在开采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主要附图
1、矿区交通位置图(可作报告插图)
2、矿区地形地质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2000、1∶1000或1∶500图中应反映原勘查范围、采矿权范围、拐点及坐标、采空区范围等)
3、勘探线剖面图(采用剖面法估算资源储量的,可与资源储量估算图合并,图中应标示原勘查范围、采矿权范围、采空区范围)
4、资源储量分布平面图(缓产状矿体剖面法估算资源储量时附或资源储量分布纵投影图(陡产状矿体剖面法或纵投影图上地质块段法估算资源储量时附)
5、其他图件
主要附表
1、资源储量估算表(含消耗、保有、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2、新增各类样品分析、测试、鉴定成果表 3、其他附表
附 件
1、矿石加工技术性能或物理性能试验报告 2、最近“储量报告”审批(认定、备案)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