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14:16: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九江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卷

命题人:高二历史备课组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题意。

1.在中国历史上的先秦诸子百家中,①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②实际上主宰了两千

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③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④只有在刹那辉煌之后烟消云散。上述①②③④处应依次填入( ) 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B.法家、儒家、道家、墨家 C.儒家、法家、墨家、道家 D.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2.韩非主张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环境,二者在当时( )

A.有利于封建统治 B.阻碍历史进步 C.都是片面的思想 D.都是进步的思想

3.有学者认为,自两汉以来,对孔子的褒封日益隆重,孔子由子而圣,由凡圣而神圣,最

终在汉代公羊学中成为后世立法的神。汉武帝时的董仲舒等人在《春秋》公羊学中,用五行相代把夏、商、周、秦、汉皆用武力“逆取”天下的事实,演绎成一个由天意决定的过程。促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仁政观念深入人心 B.儒家思想的神学化 C.儒家思想的官学化 D.经学之士积极推动

4.宋代绘画深受理学思想影响。李公麟画马,对名马细心观察、研究,直至有人疑其取走

了马之魂魄;文同画竹,于竹林之间,朝夕游走;曾云巢善画草虫,自少时便取草虫,笼而观之,穷昼夜不厌。这段材料蕴含的理学思想是( )

A.“经世致用” B.“格物致知” C.“发明本心” D.“知行合一”

5.北宋五子之一的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反映出作者追求( )

A.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D.君子气节、道德自觉

6.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

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 A.强调社会责任感 B.提倡知行合一 C.构建新儒学体系 D.重建伦理秩序

7.在李贽眼里,无论是君主还是圣人,都“既不能高飞远举”,也常怀“势利之心”,因此

他告诚人们“勿高视一切圣人也”。这表明李贽( ) A.否定“君权神授” B.反对君主专制 C.主张人民主权 D.反对崇拜权威

8.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以下对其思想内涵共通之处表述错

误的是( )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9.瑞士学者雅各布·布克哈特曾说:“一个奇怪的事实是:这个新文化的某些最热心的提倡

者是最虔诚地敬上帝的人乃至是禁欲主义者……所有这些倾向的结果就是:佛罗伦萨的柏拉图学院有意识地以调和古代精神和基督教精神作为它的目标,这是那个时代的人文主义者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绿洲。”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 )

A.主张信仰得救,倡导王权至上 B.追求民主法制,反对禁欲苦行 C.体现新旧交替,彰显人性价值 D.抨击君主专制,提倡信仰自由 10.“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

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理性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材料说明启蒙思想家( )

A.摆脱了宗教思想的影响 B.受到了自然科学发展的启示 C.融合了自然与社会法则 D.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11.“一个服役的军官在接受他的上级交下某项命令时,竟抗声争辩这项命令的合理性或者

有用性,那就会非常坏事,他必须服从。但是他作为学者而对军事业务上的错误进行评论并把它提交给公众来作判断时,就不能公开地加以禁止了。”在此,康德强调了( )

A.军人必须服从上级 B.主权在民

C.学者享有理性权威 D.自由限于法律范围内

12.有学者在评价一项科学成就时指出:它使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一次

类似牛顿力学定律出现时所带来的划时代变化。这项成就应该是( )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D.施莱登的“植物细胞学说” 13.下图是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分布图,可以用来说明古代中国科技( )

A.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B.是传统经济特点的反映 C.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D.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14.李泽厚先生认为:“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

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以下作品符合该观点的是( )

A.《西游记》 B.《红楼梦》 C.《三国演义》 D.《封神演义》 15.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做现实的加工。在

《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代武士俑的面貌画的完全一致,在千福寺壁画中,他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这表明吴道子的宗教画( )

A.吸收融合外来的绘画方式 B.借鉴民间风俗画表现手段 C.具有反映现实的写实风格 D.呈现浓郁的世俗化的倾向

16.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使清王朝统治集团分化出一些试图在某些制度上“师夷”的维新

人士,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也不堪封建顽固势力的打击,但这毕竟是改革层面上的飞跃。这一“分化”( )

A.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造成了清廷官员内部的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