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提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5:03: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五、园林的成熟期——宋代 1、总说

了解宋代园林发展的历史背景

1) 地址小农经济发达,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繁荣,资本主义主义因素已在封建经济内部发育。

2) 城乡经济高度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四大文明均完成于宋代;李明仲《营造法式》和喻皓的《木经》)

3) 树木和花卉栽培技术提高 4) 叠山置石技术提高

5) 宋代文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刺激文人士大夫的造园兴趣,园林规划设计趋于清新、精致、细密。

2、东京、临安

东京原为唐代的汴州。

两京制:东京共有三重城垣:宫城、内城、外城(新城)每重城垣之外围都有护城河环绕。

东京城市规划:里坊制解体,街坊体系形成,总体布局依然保持着北魏、隋唐以来的以宫城宫城为中心的分城规划结构形式。

临安城市规划:在吴越的基础和北宋杭州的基础上,增筑内城和外城的东南部,加以扩大而成的。

Word 资料

.

3、宋代的皇家园林

东京四苑:琼林苑、金明池、玉津园、宜春苑,以及宋徽宗时建成的延福宫和艮岳

宋代皇家园林规模较小,接近私家园林

1) 东京——只有大内御苑(后苑、延福宫、艮岳)、行宫御苑(城外) 后苑——后周的旧苑,在宫城西北处

延福宫——植物造景比重大,在宫城北部,构成中轴线上前宫后苑的格局 艮岳

兴筑于北宋晚期政和七年,宣和四年建成。京城的东北部。先经过构图立意,然后根据画意施工建造。

1、园林性质:人工山水园。 2、造园艺术成就

1.筑山.万岁山为主位.万松岭 –侧岭,芙蓉城为余脉.寿山-宾位.形成宾主分明,

有远有近呼应.有余脉延 展的完整山系.既把天然山岳作典型化的概括.又体现了山水画论的构图规律.假山的用石方面也有许多独 到之处.山上道路是斩石开径 .万岁山上多设奇特石景 .

2 置石. 大量运用石的单块特置 .重要峰石均有命 名

.3 理水,园内形成完整水系.河.湖.沼.溪.涧.瀑.潭.水系与山系配合形成山嵌水

抱的态势.是大自然山 水成景最理想的地貌的概括。

4 植物配置。品种多,配置方式孤植。丛植。混交.成片栽植.按景分区,许多 景区,

景点均以植物为主题.林间放养珍禽奇兽。

5。建筑。几乎包罗同当时全部形成.建筑布局充分发挥点 景.观景作用.艮岳称得

上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结合的具有浓郁诗情画意而较少皇家气派的人工山 水园,代表着宋代自家园林的风格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

⑥假托道教风格,创设多样意境。

琼林苑——植物为主体的园林 金明池——大水池为主体的园林 玉津园——“青城”,东北处有动物园 宜春苑——栽培花卉,皇家的“花圃” 芳林园——朴素淡雅

含芳园——栽培竹子之繁茂而出名

2) 临安——只有大内御苑、行宫御苑

后苑——唯一的大内御苑,一座山地园 德寿宫——东区以观赏名花为主,;南区文娱活动场所;西区山水风景;北区亭榭

集芳园等

中国历史上最少皇家气派的园林

Word 资料

.

4、宋代的私家园林

P296《洛阳名园记》 宋人李格;记述他所经历的19处园林,大多数利用唐代废园的基址,其中18处为私家园林,宅院性质的有6处:富郑公园、环溪、湖园、苗师园、赵韩王园、大字寺园;

《洛阳名园记》是有关北宋私家园林的重要文献,对所记的诸园的总体布局以及山池、花木、建筑所构成的园林景观描写具体而详实,可视为北宋中原私家园林的代表。

⑴园林的总体布局:全园大致分为南、北两个景区。北区包括具有五个水洞的土山及其北的竹林,南区包括大水池、池东、西的平地和池南的土山。

⑵园林建筑:主体建筑物“四景堂”。

《洛阳名园记》中对洛阳19座私家园林景观特点的描述:①除依附于邸宅的宅院外,单独建置的游憩园占大多数。②洛阳的私家园林都以莳栽花木著称;有大片树林而成景的林景,如竹林、梅林、桃林、松柏林等,尤以竹林为多。③当时中原私家园林的筑山仍以土山为主。④园内建筑形象丰富,但数量不多,布局疏朗.

文人园林的特点P318

⑴、简远

景象简约而已经深远。不是单调、简单,而是以少胜多,以一当十。主要创造一种意境,除视觉景象的简约而留有余韵之外,还借助

Word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