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教学指导(精)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11:25: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教学指导

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

该课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重要的新兴分支学科。本课程是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这门学科揭示了人类社会生存发展需要与环境系统状态之间的客观关系,探讨了环境质量评价的原则及其标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有关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评价的基本程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评价项目进行评价。

二、本课程的教学重点

本课程的教学应着重立足于:

1.系统介绍生态评价与环境评价的基本概念,环境评价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论,环境评价标准,生态与环境评价的程序及技术。

2.在阐明环境评价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强调环境评价论的学习。 三、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鉴于课程的基础理论较多、实践性特点及其内容体系的不断更新等特点,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

1. 拓宽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质量评价或环境影响评价所涉及的范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及时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多用实际案例与课程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增加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兴趣。

四、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概念、评价对象、评价步骤、识别方法和评价方法有较系统、深入的理解,能够掌握主要类型评价的评价程序和常用方法。应用本课程中所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能够对一般的环境质量评价项目开展评价。

五、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理论、技术和方法等内容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方法, 部分章节在教师指导下的分组讨论方式。

六、课程教学资料

1.教材:环境评价学、张征主编、高教出版社 参考书:

1. 《环境评价》 陆雍森等主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2.《环境质量评价》 王华东主编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3.《环境质量评价》 郦桂芬主编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七、成绩评定

1、根据《西南科技大学学分制学籍管理暂行办法》(西南科大发[2001]207

号)第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考核资格,必须重修。学生(免修生除外)在一学期内,无论何种原因,累计缺课达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者;或任课教师随机抽查缺课6次以上者;

2、本课程考试为闭巻,必须掌握的内容占60%,熟习、理解的内容占30%,一般了解的内容占10%

八、先修课程要求

本课程学生应修完《 环境监测 》、《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等课程。

九、课程内容课时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八部分。

第一部分 概述 2学时

主要内容:

环境的概念、基本特征;环境系统的概念、环境质量的概念 环境质量的变异规律及其价值、价值与评价的关系

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对象,环境质量评价学的基本任务及内容 要求:

1. 熟悉及掌握与环境,环境质量,环境质量评价相关的基本概念 2. 了解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知识 课后要求: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评价对象 2学时

主要内容:

描述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活动的四个方面

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需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每一方面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的关系

环境质量的发展价值、生态价值、生存价值 要求:

1. 了解环境评价的对象,探讨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 2. 了解环境质量的发展价值、生态价值、生存价值 课后要求: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

第三部分 环境质量评价的标准 2学时

主要内容: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概念及其与基准之间的关系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类型、级别 要求:

1. 掌握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概念 2. 熟悉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类型、级别 课后要求: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

第四部分 环境质量识别 8学时

主要内容:

环境监测的目的、一个完整的监测方案应包括那些内容 大气、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简介

环境质量预测方法的分类;统计推断法中常用的主要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