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兴趣的激发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7:12: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兴趣的激发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在创造和表现美的活动中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没有丝毫的兴趣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究真理的欲望。重视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培养应成为教育者的共识,小学生的兴趣,具有可塑性很强的特点,教育者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对教学中激发学生绘画兴趣的有效办法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小学美术;兴趣教学;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038-01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爱美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是人们认识某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进行美术创作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求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完成审

美情操培养的任务,是培养创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激发趣味于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创设情趣的教学氛围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往往是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产生,轻松、愉悦的环境会使人产生良好的心情,好的心情就会带来绘画的灵感,必然就会画出优秀的作品。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是有机的整体。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借助幻灯、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音乐、影视、图片等艺术资料,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丰富、映证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比如在教学《表情丰富的脸》一课时,教师可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在音乐声中,通过一系列画面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展现给学生,让他们置身于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氛围中,当学生被形态各异的表情深深吸引住时,调动了的积极性,激活了内在的兴奋点,促进了学生主动

学习。

二、巧妙设疑,激发兴趣

古语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设置疑问,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在美术课中,巧妙设置疑问,才能激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造成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思维的火花,也才能使学生形成探索的目标,从而推动教学目的与任务的实现。 比如我在教《怎么画鸡》一课时提出让学生“考老师”,请学生随意说出一种形状,只要老师动几笔,就能画出一只可爱的鸡来。学生被这句“考老师”的言语所激励,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都想以自己的绝招来难倒老师。于是学生就纷纷举手说各种形状,但都被我一一添上了鸡的眼、嘴、冠、尾、翅、腿、爪,使这些图形巧妙地变成了“方形的鸡”、“圆形的鸡”、“窄长的鸡”等等。学生感到非常有趣。通过学生和老师的共同活动,加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课堂的教学气氛宽松和谐,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人人投入,并学会了抓住鸡的形象特征来作画的方法。

三、利用游戏增加兴趣

游戏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兴趣,能给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而创设良好活跃的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