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0:27: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9、脱氧核酶是利用体外分子进化技术合成的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单链DNA片段,具有高效的催化活性和结构识别能力。
20、抗体酶是指具有催化功能的抗体,它同时具备抗体和酶的特征,可催化多种化学反应,如酰基转移、酯水解、酰胺水解、重排反应、光诱导反应、氧化还原分应、金属螯合反应等。
21、表示酶活力单位的一种方法,被称为国际单位, 1个酶活力国际单位(IU)是指在25℃,最适底物浓度,最适缓冲液的离子强度,以及最适pH等条件下,每分钟催化减少1μmol/L底物或生成1μmol/L产物所需的酶量。 二、填空题 1、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合酶类,异构酶类,合成酶类 2、专一性,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立体异构专一性 3、胰腺炎,肝炎或心肌炎,痛风病 4、蛋白质
5、专一性和高效率,传递电子、原子或化学基团 6、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 7、TPP,α-酮酸脱羧酶 8、FAD,FMN,传递氢
9、VB3,巯基乙胺,焦磷酸,3′-AMP,酰基转移酶,酰基 10、吡啶,NAD,NADP,脱氢,氢 11、磷酸吡哆醛,氨基酸脱羧酶
12、尿素,带戊酸侧链的噻吩,羧化酶,CO2 13、FH4,一碳单位 +
+
14、结合部位,催化部位,与底物结合,催化反应发生 zs
15、邻近效应和定向效应,“张力”和“变形”,活性中心低介电区域,共价催化,酸碱催化 16、国际单位,Kat单位
17、温度升高可使反应速度加快,温度太高会使酶蛋白变性而失活
18、影响酶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影响酶分子的解离状态,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 19、35℃~40℃,50℃~60℃
20、 -1/Km,1/Vmax
21、二氢叶酸合成酶,竞争性 22、供体,受体,H+,H+23、5,2,4 24、蛋白质,RNA,RNA
25、底物种类少,催化反应类型简单,催化效率低,具有多种活性 26、变构调节,共价修饰调节,反馈抑制调节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三、单项选择题 1.D 2.A 3.C 4.C 5.D 6.B 7.D 8.B 9.A 10.B 11.D 12.C 13.B 14.C 15.D 16.A 17.C 18.D 19.D 20.A
四、多项选择题
1.BCDE 2.ABCD 3.ABDE 4.ABC 5.ACDE 6.ABCE 7.ACDE 8.ABCE 9.ABC 10.ABCD 四、判断并改错 1. √
2.×, 对于可逆反应而言,酶既可以改变正反应速度,也可以改变逆反应速度,但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YZ/gq7p
3. ×, B族维生素的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
4.√,产物从无到有,变化明显更易测准确。 VjCd7%` 5.×, 底物应该过量才能更准确地测定酶的活力。 ~ytxOfU_P 6. ×, 当其它反应条件满足时,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 7.×, 因为不知道纯化前后的比活分别是多少,因此无法计算比活的提高倍数。 wXg=Y 8.×, 酶的最适pH值因底物种类、浓度及缓冲液成分不同而不同,并不是一个常数。 9. √
10.√,当[S]>> Km时,V趋向于Vmax,因此v=K3[E],所以可以通过增加[E]来增加V。 Hd 11. ×, 同一种酶有几种底物就有几种Km值,其中Km值最小的底物一般称为酶的最适底物。 12. √
13. ×,非竞争性抑制剂只和酶与底物反应的中间产物结合,酶促反应的Vmax是减小的。 14. ×, Vmax与底物浓度和酶浓度都有关系,不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15. √ 16. √
17. ×,不可逆抑制剂通常以比较牢固的共价键与酶结合,增加浓度,可以实现酶活性的完全抑制。 18. ×, 可逆抑制剂以非共价键与酶结合。 19. √ 20. √ 六、问答题_+~c*E
1. 酶是由生物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生物催化剂,多数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核酸(RNA或DNA)分子。
特点:(1)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2)具有高度的专一性;(3)催化条件温和;(4)具有不稳定性,许多物理或化学因素都会引起酶活性的降低或丧失;(5)酶的催化活性和酶含量受多种因素的调控。
2.(1)酶能被酸、碱及蛋白酶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2)酶具有蛋白质所具有的颜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色反应,如双缩脲反应;(3)一切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同样可以使酶变性失活;(4)酶同样具有蛋白质所具有的大分子性质,如不能通过半透膜、可以电泳等;(5)酶同其他蛋白质一样是两性电解质,并有一定的等电点。 i5zyUHixR
3.(1)酶浓度:在一定条件下,随着酶浓度的增加,酶促反应速度成正比增加。(2)底物浓度:在底物浓度很低时,两者呈正比关系,表现为一级反应;当底物浓度较高时,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反应速度缓慢升高,表现为混合级反应;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极限时,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表现为零级反应。(3)温度:在低温范围,随温度的升高反应速度加快;当温度达到某一特定温度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度最大;在高温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度反而降低。(4)pH值:在低于最适pH的范围内,随着pH值的升高反应速度增大;在高于最适pH的范围内,随着pH值的升高反应速度降低。(5)抑制剂:抑制剂可使酶活力降低或完全丧失,可以将抑制作用分为不可逆抑制和可逆抑制两类。(6)激活剂:能使酶由无活性变为有活性或使酶活性提高。
4. 竞争性抑制是指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极为相似,可和底物竞争与酶的结合,当抑制剂与酶结合后,就妨碍了底物与酶的结合,减少了酶的作用机会,因而降低了酶的活性。
非竞争性抑制是指抑制剂和底物可同时结合在酶的不同部位上,即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不妨碍酶再与底物结合,但形成的ESI三元复合物不能释放产物,使酶的活性受到影响。
二者的区别:(1)竞争性抑制剂结构与底物类似(但也有不类似的);增加底物浓度可解除抑制;动力学结果是使Km升高;Vmax不变。(2)非竞争性抑制的结构与底物无关;增加底物浓度不能解除抑制;动力学结果是使Vmax减小;Km值不变。
5.有机磷农药能与乙酰胆碱酯酶的酶蛋白活性中心的丝氨酸羟基结合,从而使酶的活受到抑制,不能水解乙酰胆碱,造成乙酰胆碱在神经末梢积累,最后使昆虫中毒死亡。
6.(1)抑制剂对酶有一定的选择性,一种抑制剂只能引起某一类或某几类酶的抑制;而使酶变性失活的因素,如强酸、强碱等,对酶没有选择性;(2)抑制剂虽然可使酶失活,但它并不明显改变酶的结构,不引起酶蛋白变性,去除抑制剂后,酶又可恢复活性。而变性因素常破坏酶分子的非共价键,部分或全部地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酶活性的降低或丧失。
7.(1)1982年,美国的T.Cech发现原生动物四膜虫的26S rRNA前体能够在完全没有蛋白质的情况下,自我加工、拼接,得到成熟的rRNA。(2)1983年,S.Atman等人将RNase P的蛋白质与RNA分离,分别测定,发现蛋白质部分没有催化活性,而RNA部分具有与全酶相同的催化活性。 H 8.酶蛋白分子中组氨酸的侧链咪唑基pK值为6.0~7.0,在生理条件下,一半解离,一半不解离,因此既可以作为质子供体(不解离部分),又可以作为质子受体(解离部分),既是酸,又是碱,可以作为广义酸碱共同催化反应,因此常参与构成酶的活性中心。 9.(1)蛋白浓度=0.2×6.25mg/2mL=0.625mg/mL; $5H 5 Wi-
(2)比活力=(1500/60×1ml/0.1mL)÷0.625mg/mL=400U/mg; 6Kj-uJ%X& (3)总蛋白=0.625mg/mL×1000mL=625mg; d^. (4)总活力=625mg×400U/mg=2.5×105U。 E;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0.作1/V-1/[S]图,可知是竞争性可逆抑制剂。 11.据V-[S]的米氏曲线可知,当底物浓度大大低于Km值时,酶不能被底物饱和,从酶的利用角度而言,很不经济;当底物浓度大大高于Km值时,酶趋于被饱和,随底物浓度改变,反应速度变化不大,不利于反应速度的调节;当底物浓度在Km值附近时,反应速度对底物浓度的变化较为敏感,有利于反应速度的调节。
12.竞争性抑制剂的特点:(1)抑制剂以非共价键与酶结合,用超滤、透析等物理方法能够解除抑制;(2)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3)抑制剂使反应速度降低,Km值增大,但对Vmax并无影响,(4)增加底物浓度可降低或解除对酶的抑制作用。
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原理可用来阐明某些药物的作用原理和指导新药合成。例如某些细菌以对氨基苯甲酸、二氢喋呤啶及谷氨酸为原料合成二氢叶酸,并进一步生成四氢叶酸,四氢叶酸是细菌核酸合成的辅酶。磺胺药物与对氨基苯甲酸结构相似,是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它通过降低菌体内四氢叶酸的合成能力,阻碍核酸的生物合成,抑制细菌的繁殖,达到抑菌的作用。 13. (1)
1 — υ[I] 正常 Km 斜率=V —max(2) Vmax=1/2(mmol/L.min-1)
Km=1/2(mol/L)
(3) Vmax=1/3(mmol/L.min-1)
1 —Vmax Km=1/2(mol/L)
1 [S]
(4) 属于非竞争性抑制剂
1 -— Km
双倒数作图
第五章 生物膜
一、名词解释
1、主动运输 2、协同运输 3、内吞作用 4、外排作用 5、跨膜信号转导 6、G-蛋白 7、G蛋白耦联受体 8、第二信使 9、门控通道 二、填空题
1、 组成生物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有 、 和 三大类。 2、膜脂主要有以下 3大类: 、 和 。 3、生物膜蛋白主要分为 、 和 三大类。
4、人的血型是A型、B型、AB型还是O型,是由 或 决定的。 5、ABO血型决定子,即ABO血型抗原,它是一种 ,其寡糖部分具有决定 的作用。 A血型的人红细胞膜脂寡糖链的末端是 ,B血型的人红细胞膜脂寡糖链的末端是 ,O型则没有这两种糖基,而AB型的人则在末端同时具有这两种糖基。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6、流体镶嵌模型主要强调: 和 。
7、膜脂的流动是造成膜流动的主要因素,概括起来,膜脂的运动方式主要有3种: 、 和 。
8、膜转运蛋白可分为两类: 和 。
9、大分子物质的过膜转运方式主要有 和 两大类。
10、根据主动运输过程所需能量来源的不同可归纳为 和 两种基本类型。 11、细胞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 、 和 。 12、G蛋白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 ,另一是 。
13、G蛋白效应器主要是能催化第二信使生成的酶,如:位于细胞膜上的 和 ;依赖于cGMP的 和 ,它们都能激活相应的腺苷酸环化酶等使胞浆中的第二信使物质增加。
14、体内第二信使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 、 、 和 。 三、选择题
1、 生物膜脂类中不含有的成分包括:( )
A.磷脂 B.糖脂 C.胆固醇 D.脂质体 2、小分子和离子的过膜转运方式主要有:( )
A.简单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输 D.能量运输 3、生物膜中脂和蛋白质主要是通过什么作用结合:( )
A.氢键 B.离子键 C.共价键 D.疏水作用 4.主动运输具有以下特点:( )
A.逆梯度运输 B.依赖于膜运输蛋白 C.需要代谢能 D.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 四、问答题
1、请简述生物膜的基本功能。 2、简述膜流动性的生理意义。 3、简述主动运输的特点和意义。
4、简述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 5、简述酶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基本过程。 6、离子通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
参 考 答 案
一、名词解释
1、主动运输是物质由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跨膜运动的方式,或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