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3) - 图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6:33: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可)加用煅自然铜10g,增强其续骨接筋之效。

(或)选用复原活血汤加减,主治一切跌打损伤,柴胡10g 红花10g 当归9g 山甲(炮) 6g大黄6g 桃仁10g,共为粗末,每服30g,黄酒调服。

红桃消肿合剂加减:当归10g、川芎15g、生地10g、香附15g、牛膝20g、甘草6g、元胡15g、桃仁12g、木瓜15g、枳壳15g、连翘15g、二花10g、桂枝15g、乳香10g、没药12g、川断15g、红花10g。

( 或)加用中成药独一味胶囊: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用于骨折,筋骨扭伤,一次3粒,一日3次,7天为一疗程,孕妇禁用。

(或)选用麝香接骨胶囊,一次5粒,一日3次,散瘀止痛,续筋接骨,主要用于瘀血凝结较重者。

(2)骨折中期

治法:和营生新,接骨续筋

推荐方药:归芎养骨合剂加减:当归15g、川芎15g、生地10g、香附15g、川断20g、花粉10g、牛膝20g、甘草6g、毛姜10g、枳壳12g、木瓜20g、透骨草15g、桂枝15g、土元10g、地龙10g。

(3)骨折晚期:

治法: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推荐方药:熟地壮骨合剂加减:当归15g、川芎10g、白芍20g、生地10g、党参15g、白术15g、川断20g、牛膝15g、甘草6g、木瓜15g、龙骨12g、牡蛎10g、茯苓12g。

熟地强筋合剂加减:熟地20g、山药20g、牛膝20g、川断15g、泽泻10g、黄芪25g、甘草6g、芋肉20g、丹皮12g、五加皮15g、木瓜15g、地龙12g、茯苓15g。

(四)康复治疗 1.功能锻炼 (1)早期治疗

方法:在复位固定后当天或手术处理后次日,开始做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张收缩练习,防止肌腱粘连和肌萎缩。进行患肢未固定关节的活动,包括肩部悬挂位摆动练习和肘关节主动屈伸练习。2~3天后做手部关节主动运动,手指屈伸,并逐渐增加运动幅度及用力程度。做肘关节屈伸活动,角度由小到大,逐步加大活动范围。

(2)中期治疗

方法:①手指抓握锻炼及手指的灵活性锻炼。②适度进行前臂旋转功能练习,旋前40度,旋后30度左右,逐渐加大,同时行肘关节伸屈活动。

(3)晚期治疗

拆除外固定后,以关节松动术为主,每日1~2次。 ①桡腕关节松动

6

(a)牵拉与挤压,患者坐位,肢体放松,屈肘前臂旋前置于桌面,术者面对患者,一手固定其前臂远端,另一手握住腕关节的近排腕骨处,作纵向牵拉、挤压桡腕关节。

(b)前后位滑动,患者前臂中立位,术者一手固定前臂远端,另手握住近排腕骨部位,轻牵引下,分别向掌背侧滑动近排腕骨。

(c)桡尺侧方向滑动,患者前臂旋前位,术者一手固定桡骨远端另一手握住近排腕骨处,轻牵引下,分别向桡尺侧滑动桡腕关节。

(d)旋前,旋后位滑动,术者一手固定前臂远端,另一手握近排腕骨处,分别将腕关节做旋前、旋后运动。

②桡尺关节松动

(a)患者前臂旋后位,术者双手握住患者尺骨远端,拇指在掌侧,其余4指在背侧,术者尺侧手固定,桡侧拇指将桡骨折端向背侧推动。

(b)患者前臂旋前位,术者拇指在背侧,其余4指在掌侧,桡侧用手固定,拇指将尺骨向掌侧推动。

③腕间关节松动

前后位滑动,患者前臂中立位,一手握近端,一手握远端,往返推动。做上述运动后,嘱患者向各方向活动腕关节,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

注意在康复训练中,宜循序渐进,忌用暴力强扳,以免引起新的损伤。 2.作业疗法

有目的地进行职业训练,目的是增强肌力、耐力、整体协调能力,比如握拳运动、持笔写字、钉钉操作、计算机键盘操作、搭积木、编织等。

3.其他疗法

可辅以局部红外线、中波离子导入、通烙宝(外伤散)、消瘀通络熏条以及电脑骨伤愈合仪等理疗,促进深部淤血吸收,使局部肿胀早日消退,为日后关节功能恢复创造条件,并大大减少日后关节的残留隐痛。

(五)并发症及防治

1.压迫性溃疡:多由于夹板位置移动未及时调整、使用扎带过紧、或者加压垫放置位置不正确造成。骨折端手法复位后,折端出血进一步增加,加剧了局部软组织的肿胀,且在此过程中,由于受夹板内容量限制,未给予及时松解,而引起局部皮肤及骨突处出现压疮。一般经过及时更换敷料,预防性抗生素使用,不会出现严重后遗症。

2.腕管综合征:主要是由于骨折复位不良、掌侧压垫放置不正确、固定过紧致正中神经受压引起。

3.腕关节僵硬:患者惧怕疼痛,骨折固定后很少锻炼手指,腕关节及肩、肘等关节。为防止关节僵硬,早期可使用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中西药物加以预防。中晚期配合理疗并不断练习患腕活动可逐渐恢复。

7

4.骨质疏松:老年患者骨折后不仅局部需要锻炼,更应加强全身锻炼,使气血运行,消散瘀血,消肿定痛,配合中药补肝益肾、强筋壮骨辨证治疗,促进骨折愈合和骨骼坚硬。

5.创伤性关节炎:各种原因造成复位不良或复位后再移位未能及时纠正,可导致桡骨长度短缩3.0mm以上,桡骨远端关节面不平整有1.0mm以上台阶,晚期可出现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6.Sudeck骨萎缩:为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急性创伤后骨萎缩,其特点是肿痛、皮肤萎缩、骨的普遍疏松、脱钙,手部活动受限,可达数月之久,常常是骨折后患者未能积极主动活动所致。应加强早期功能锻炼。

(六)中医治疗难点及应对措施

(一)难点分析:骨折病人多为老年女性,老年女性不同程度伴有心肺功能的改变,需预防其并发症发生可能。

(二)应对措施: 应完善各项相关辅检,监测生命体征,针对基础疾病积极治疗。 (七)护理 1.早期护理

(1)心理护理:老年患者顾虑多,对预后缺乏信心,对治疗反应消极,护理应重点从心理上解除顾虑,与患者建立融洽友好的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生活护理:给予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其充足的睡眠,给予易消化食物。 (3)外固定后护理:置患肢于治疗体位,保持有效的外固定。冬天应注意患肢末节的保暖,并观察患肢手指的血液循环、疼痛、肿胀等情况。

(4)手术护理:手术治疗者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老年患者反应迟钝对病伤不敏感易掩盖临床症状,检查时应详细全面了解其是否存在合并症或内科疾病,针对其合并症,术前及早给予对应处理。术后注意观察切口的渗出、感染情况,及时更换敷料,注意预防肺炎、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指导患者适时进行功能锻炼。

2.中期护理

(1)吃饭、穿衣、下床等活动时,务必有家人保护,注意安全,以防跌倒再次损伤。 (2)将前臂取相应治疗体位,三角巾悬挂于胸前,保持有效的外固定。夹板固定者应及时调整固定带的松紧度,以夹板上下移动范围1cm内为宜。

(3)观察伤肢疼痛及肿胀情况,发现局部出现异常疼痛及肿胀及时来院检查。定期门诊复查, 根据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情况,选择时机去除外固定。

(4)指导进行功能锻炼。 (5)加强营养,防治内科并发症。 3.晚期护理

(1)注意安全,防止跌倒再次损伤。

(2)定期门诊复查, 根据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情况,选择时机去除内固定。

8

(3)加强功能锻炼与康复治疗,预防各种并发症。 (4)注意营养,多晒太阳,逐渐日常生活自理。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进行评定:

治愈:骨折对位满意,有连续性骨痂形成,局部无明显畸形,无疼痛肿胀,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或腕掌屈、背伸及前臂旋转受限在15°以内。

好转:骨折对位欠佳,局部轻度疼痛,轻度畸形,腕背伸、掌屈及前臂旋转受限在45°以内。

未愈: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压痛、叩击痛存在,功能障碍。 (二)评价方法

一般根据治疗前后X线表现,及骨折愈合后与健侧腕关节进行疼痛、畸形、活动(腕关节各方向、前臂旋转)、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对照评价。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