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6 12:38: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说文解字》“衣”部字与古代服饰
作者:葛怡
来源:《资治文摘》2016年第02期
【摘要】《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史上最早的一部标记声读、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考究字源的字典,许慎据形求义,凸显出汉字形、音、义的特征以及相互关系,代表我国古代训诂学的最高成就,在展现汉字体形内涵之美的同时,也传承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现了富有特色的古代社会礼俗。本文就以衣部字为例浅谈其所体现的古代服饰文化。 【关键词】说文解字;衣部字;服饰
《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史上最早的一部标记声读、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考究字源的字典,完整地保存了小篆和部分先秦古文字的形体,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同时开创了我国按照部首编排字典的先河。许慎根据汉字的形体,将9353个字归入540部,又将540部根据系联归为14类。《说文解字》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为汉字建立了理论体系。其中“衣”部字共收字117个(包括段玉裁补注的“袀”字及段氏认为浅人所增的“襁”字、“税”字),除“衣”、“褭”、“表”、“卒”、“褎”以外,其余的都是形声字。
“衣”,《说文解字》:“依也。上曰衣,下日裳。象覆二人之形。”象形字“衣”有两袖,两片衣襟相掩之形。“裳”即“常”,《说文》:“下裙也”,《释名·释衣服》曰:“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可见衣是用来保暖,而裳是用来保护下体。在最初的时候,裳也只是将动物皮毛或者布帛裁剪成前后两片围在身上,至汉代,才开始把前后两片相连,形成筒状,才变成我们现在所说的“裙”。穿的时候,衣襟向右掩,把裳系在腰中间,加束革带或大带。上衣下裳制是汉服最传统的款式也是我国最早的服饰形制之一,商朝时就已经出现这种上衣下裳制,主要分为常服和礼服两种。上衣下裳制取自上天下地的观念,《周易》:“皇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周易集解》注:“衣取象乾,居上覆物,裳取象坤,在下含物也。”“乾坤”就是“天地”,“衣裳”就是与之对应,把衣与裳放在如此高的地方,使之成为封建社会的标志和统治工具,同时顺应了社会和民“上天下地”“男尊女卑”、“阴阳相对”的观念,是古人对自然情感的流露。当今我们把“衣裳”统指为衣服,而在古代他们是完全不同的。后来深衣制逐渐代替上衣下裳制成为服饰的主流,但是帝王诸侯以及百官的祭服都延续上衣下裳制,以示尊古。把衣部字按照语义归类,可分为表示常服、礼服、服饰部件、服饰状貌、表示动作等,现在很多常用词都是从衣部字演变而来。例如“表”和“裏”分别指外衣和内衣。“表”,《说文》:“上衣也。古者衣裘,故以毛为表。”“表”是会意字,从毛从衣,毛亦声,因为古人没有麻丝来制作衣裘,所以都穿动物的羽毛和皮毛,毛朝外面,以衣毛制为“表”字,示不忘古。如果要出门迎客都要加上外衣,可见穿戴外衣也是礼仪的一种表现。有外衣引申到今天所有东西的外面都可以称为“表”。与此同理,《说文》:“裏,衣内也。”由衣内引申为凡内之称。这两个字现在用来泛指内外之称。“亵”和“衷”也表示内衣,但是两者也有区别,“亵”,《说文》:“私服,曰:’是亵绊也’”,“衷”,《说文》:“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亵衣”,“亵绊”就是内衣。段玉裁注:“亵衣有在外者,衷则在内者也。”同为内衣,但是也有内外之别,“亵衣”是可以外穿的家居便服,而“衷”已经是贴近肉身的内衣了。“衷”后来引申为折中的意思。又如“裔”,《说文》:“衣裙也”。本义是衣边,“裔”字衣在上,正谓其末下垂,玄应书卷十四曰:“《说文》云,裔,衣裙也。以子孙为苗裔者,取下垂义也。”段玉裁认为,这里的裙指下裙,所以《方言》、《离骚》皆注曰:“裔,末也。“裔”从表示衣边引申为表示子孙后代。《方言》又曰:“裔,祖也,亦谓其远也。裔夷狄之总名。”所以裔又泛指边沿遥远之地,也用来总称夷狄。
衣部字可以看成一个意义上相互关联的系统。许慎也是根据这种意义上的联系将衣部字进行排序,意义相同的字尽量排在一起,如表衣领的字“襮”、“褗”、“裺”等就紧紧排列在一起,在各种意项的排序上,许慎也是煞费苦心,《说文句读》注:“本部次字,颇无伦脊,贵者之衣在首,次之以衣之一端之名,结以贱者之衣、死人之衣、车马之衣”。总体来说是由贵到贱,以“衮”、““褕”等表示帝王之家祭祀礼服的字开头,文末多是“卒”、“褚”等表奴隶的服饰而后是“襚”、“裞”、“褮”等与丧葬有关的字,衣部字最后“褭”更是只和车马有关。不仅是从字的排序,整个衣部字都体现着浓厚的政治色彩。古人的宇宙观是天圆地方,分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与之对应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又用青、白、朱、玄、黄五色相呼应,这五种颜色被认为是正色,其余颜色都是间色。两种类型的颜色使用也都有规定,一般来说上衣用正色,下裳用间色,上等社会用正色,平民百姓用间色。“雜”所谓的五色就是这五种颜色,古人对这些颜色的观念就决定了相应颜色服饰的等级。黄色、红色一般都是贵族才能用的颜色。图案类型也有严格的规定,例如“衮”服,衣服上绣的是龙,龙象征天子,而平民百姓的衣服是不能绣图案的,被称为“白衣”。
服饰就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而汉字就是服饰的一面镜子,从字源入手,我们更能清楚地了解服饰的起源。汉字作为一种表义文字,能直接反映出服饰的本义,客观地给我们展示服饰最原始的样貌,给我们以最直观的认识,汉服的精巧也就这样通过衣部字展现在我们面前。 作者简介:葛怡(1992-),女,江苏省南通人,民族:汉职称:学生,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