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低效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2019年精选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2:57: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低效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当下初中数学课堂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教师使用这一模式,出发点是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探究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种学习方式效率低下,有形式化、表面化的倾向。 一、分组不合理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往往根据学生座位就近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分组,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性格、性别、个性差异、学习能力与成绩等,这样分组的结果就是造成组与组之间水平的差异。如果分组不合理,有的组成员整体水平不仅低于其他组,组内的成员又不善于交流,小组学习气氛不好,再加上教师对该小组讨论的内容、时机没有给予必要的指导,势必会影响该组学习讨论的效率。

应对策略:小组成员不能按位置就近分配,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组合。首先,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最佳。其次,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可以采用自由组合和教师合理搭配相结合的办法分配。分组一定要合理,成员之间还要有明确的分工,承担一定的责任。每个小组可以选出一名学习成绩好、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再给其他成员安排相应的任务,以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参与到小组讨论中

来。再次,在具体的课堂讨论中,每次小组讨论后,派出一名代表发言陈述小组的观点。最后,可以对小组成员角色进行定期互换,使每个成员从不同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合作学习目标不明确,讨论流于形式化

目前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注重形式,忽略实质的现象,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明确的目标。教师对学生缺乏正确的指导,或指导不到位,这样往往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走马观花地看热闹,真正参与的少,说话聊天、忙其他的多。课堂像菜市场似的闹哄哄的,许多学生稀里糊涂地上完一节课,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收获甚少。

应对: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制订明?_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讨论。其次,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要保证学生合作学习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为提高他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提供保证。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安排不合理

同一个班内的学生,学习成绩和能力有较大的差异。教师安排统一的学习讨论内容,会带来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消化不了”的结果,进而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效率。此外,虽然新课改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但不是每个问题都要进行小组讨论。

应对策略:合作学习讨论的内容教师一定要设计好,既不能太难,让学生无从下手,浪费时间;也不能太容易,否则讨论学

习没有意义。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小组讨论的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这样既可以调动大家讨论探究的欲望参与集体讨论,又不会打击学生的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做适当的引导,使问题越来越清晰,最终使学生找出答案。笔者认为,适合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内容有以下几种: 1.开放型数学问题

开放型数学问题由于没有固定答案,需要对几种情况进行分析,这就需要思维发散型的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能进行思想的碰撞,产生交流的火花,还能学习吸收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容易达到很好的讨论效果。 2.探究数学规律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内角和”这一节课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推导四角形、五角形的性质,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合作、验证,最终推导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并举例验证。

四、教师指导作用不强,师生互动不到位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自我约束力差。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不知如何参与到学生讨论中;或者一些教师放任学生自主合作,淡化教师的指导作用,袖手旁观;一些教师不懂得如何调节教学节奏,不懂得如何控制课堂,造成课堂失控,影响合作效率。

应对策略:教师应该是小组合作的指导者,学生小组合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