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4 9:34: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杨浦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模拟质量调研

语文学科试卷(1)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2017年12月

一、积累应用(10分)

1.根据提示填空(5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2),万方多难起登临。(杜甫《》)。

(3)人类的物质文明无论多么奢华兼顾,都逃不过时间的淘洗,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中的一联“,”对此发出感慨。

【考点】再现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解析】“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叹息物是人非

【答案】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花近高楼伤客心,登楼;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2.按要求选择

(1)现代人做事讲求有法可依,有跟有据,以下表述对应的一项是( )(2分) A.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C.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D.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用法等 不宜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考点】在提供的新情境中使用名篇、名句等

【解析】题干强调做事讲究规矩,B强调规矩重要性,不可主观臆断 【答案】(1)B

(2)填入下面一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中国古典诗文的审美通常停留于农耕时代的意象,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气、运、镜、味等均是中国人独特情绪的表现。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的复杂经验,以“诗评、文评”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只能做出相当有限的反应。

A.精美的意象,隽永的意境仍能酣畅淋漓的表达 B.古典诗文的朦胧、雅致倒是十分贴切 C.精致的古典诗文,已显得力不从心 D.再精美的诗文都已经失去言说的能力

【考点】根据语境,使用语文知识进行识别、判断、归类等

【解析】从“只能做出相当有限的反应”一句可以看出精致的古典诗文,已显得力不从心 【答案】(2)C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标准化时代的文化乡愁(有删节)

(1)用坐标横轴表示诗的完美性,用纵轴表示重要性,确立一个坐标点,计算其所占面积,便可测算诗的伟大指数。这种表述几近完美,将诗歌欣赏的感性沉迷转化为可资遵循的理性路径,将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审美体悟做成可视化的数学模型,既易于理解又具有操作性。但这改变不了标准化时代“精致的平庸”的.....

本质。它回答不了如下问题:为什么在我们的生命经验里,诗歌会比视像更美,更能让读者悸动与心跳、更1

能感受美丽与哀愁、更能使人眷恋这世间红尘?

(2)严格说,悟诗比解诗更重要。南宋严羽借禅喻诗:“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1]行家眼中,这或者更贴近诗的本质:诗歌往往只表现情绪,传达情感,能触摸这种情感,感受语言的体温,也就够了。用分析、归纳与综合的理性思维去规训感性、直觉的艺术思维会适得其反。

(3)然而全世界的学术圈越来越迷恋于自我发明的一套言说方式,甚至将这种言说方式视作身份证明,尽管经不起推敲与追问。[2]为了显示研究的科学性,一些学者用这些手段将读者绕得云里雾里后,得出一些不近人情且无聊透顶的结论。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幸福公式、痛苦公式和各类不知所云的大学排行榜、发展指数。学者们热衷于用图表、方程式、公式等数学语言对各种荒诞不经的学说进行华丽的包装,让那些愚蠢的想法显得证据确凿。

(4)对数字、公式、模型等理性语言的迷恋折射出论文价值的真实来源。工业革命后,人类文明加速,划时代的科学发现差不多都是以论文为呈现形式。在众多文体中,论文的优先地位得以彰显并逐渐巩固,科学研究范式获得众星捧月般的尊崇。[3]

(5)“五四”以来,科学与民主深入人心。崇尚科学放之四海而皆准,怕的是将崇尚科学偷换成崇尚论文。人类文明积累到今天,任何领域要做出一点点小小的发现谈何容易?但在发表压力之下,大量“精致的平庸”的论文被生产出来。[4]

(6)更可怕的是将论文变成一种变相的控制技术。但很不幸,本来代表着人类探索未知世界勇气与热情的论文正逐渐变成大工业生产线上的流水产品。论文越来越八股,引论、本论、结论,对应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是一套规训体系,别想另搞一套,谁敢不按这种套数写作?因此,论文已经变成了一种标准化产品,它操持着典型的工业化语言,其本质是为了顺应整个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从业者必须听话,配合流水线生产规则,主动阉割掉才情与灵气,不能有任何反抗标准化的冲动。

(7)过度重视论文,造就了一个空前无趣的时代。在电子传媒逐步取代纸质媒体的今天,各种学术期刊还在逆市飘红,大量根本没发行量的学术期刊还活得异常滋润,中国学术界每年还要向SCI“进贡”几十亿论文版面费。学者们一方面忙着计算各种投入与收益,另一方面繁忙地出席各种名目的论坛和会议,在会上互选为大师,使这个乏味时代增添了不少娱乐色彩。这样下去,只怕人们最后会分不出“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与“樱桃红了芭蕉绿了”的区别。

3、第(1)段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考点】分析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析】在语境中联系上下文

【答案】顺应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标准化论文,虽然符合规划却没有灵气和才气(2分)

4、下列四个例子最适合放置在[1][2][3][4]处的顺序是( )(3分)

① 明显的标志是,人文社会学往往被冠以人文社会科学之名,因为,不加上“科学”两字,很难在学科分类日益细琐的现代知识体系里占据一席之地。

② 全球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就曾发表过论证女子腰围大小与所生孩子性别关系的论文,作者用一串醒目的数据加上花样百出的图表,让评审专家们忘掉了生物学基本常识:生男生女由染色体决定。

③ 民国时期有教授讲诗,一堂课下来,只一首一首朗诵,顶多在精妙之处停顿,连声感叹 “好诗,好诗”。 ④ 经济学者开玩笑说,你只要用几个复杂的模型作为论证方法,哪怕最终结论只是“中西部经济落后于东部沿海”这样的常识,也会有不少杂志愿意刊布你的成果。 A. ③②①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

【考点】运用语文知识,依据语境、内容,进行排序、补充、判断等。 【解析】联系语境分析。 【答案】D

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 标题中的“文化乡愁”是指作者希望学术研究恢复“妙悟”的方式。 B. 作者认为用“论文”作为学术成果的呈现方式反而是不科学的。

C. 作者认为学术界迷恋运用数据、图表、公式的论文是学术控制的一种表现。 2

D. 作者反思了“五四”时期的“科学”观念,认为当时提倡科学是错误的。 【考点】运用语文知识,依据语境、内容,进行排序、补充、判断等。 【解析】A.无中生有,B.作者没有说用论文是不科学的,D.曲解文意 【答案】C

6. 分析第(7)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考点】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析】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思考。

【答案】(1)和第一段形成首尾照应。都是谈诗歌鉴赏的行为和结果。

(2)第一段借模型分析诗歌引入话题,结尾段举具体事例论证有诗境和无诗境的区别及人们诗歌鉴赏水 平的滑坡。生动直观地证明了标准化时代文化飘零的恶果。(3分)

7.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5分)

【考点】概括结构特点,梳理行文思路

【解析】注意答题结构,分层概括要点。答题时采用“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的形式”

【答案】本文开头从诗歌鉴赏的一种怪异方法一一坐标分析法入题,浅显生动地提出观点:标准化时代正“标致而平庸”。

随后从现象分析剑本质,指出“将崇尚科学偷换成崇尚论文”是时代流弊,分析了这一现象的成冈和发展趋势。

最后结合当下学术界舍本逐末的怪现状,进一步大声疾呼警惕“标致而平庸”的标准化时代需要切实传承文化,而不是哗众取宠。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擅于到来的人和擅于离别的人

李娟

我妈是擅于到来的人。她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总是伴随着坏天气和无数行李。

她冒雪而来,背后背一个大包,左右肩膀各挎一个大包,双手还各拎一只大包。像是一个被各种包劫持的人。

一见面,顾不上别的,她先从所有包的绑架中拼命脱身。气儿还没喘匀,就催着我和她去拿剩下的东西。我跟着她走到楼下,看到单元门外还有两倍之多的行李。

我妈为我带来的东西五花八门。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两根长棍。

准确地说,应该是两棵小松树的树干。笔直细长,粗的一端比网球略粗,细的一端比乒乓球略细。大约三米多长……

难以想象她是怎么把这两根树干带上班车的。

要知道,在当时,所有的班车都不允许在车顶上装货了。 放进下面的行李仓?也不可能。 放到坐椅中的过道里?更不可能。 况且她还倒了三趟车。 总之这是千古之谜。

她把这两根树干挂在我的阳台上方,然后……让我晾衣服……

她骄傲地说:“看!细吧?看!长吧?又长又细又直!我找了好久才找到这么好的木头!真是很少能见到这么好的,又长又细又直!……” ——于是就给我带到阿勒泰了。

是的,她扛着这两根三米长的树干及一大堆行李,倒了三趟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