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与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8:42: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关于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与分析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心理健康;对策

论文摘要:面对全新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一方面呈现出市场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逐步到位意识等特点,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指导、帮助和规范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力,是每一位高等教育者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成套信息系统。它是个体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它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不仅直接决定了他们的择业行为,而且对于他们今后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何结合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择业的教育,是国内高校面临的一项新的课题。为此,我们选取了绵阳三所高校(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和个别谈话的方式(本次调查共发放了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46份),对大学生的择业意识、创业意识、职业价值评价标准以及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所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并对结果加以分析。 一、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

从总的发展趋向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比以往更趋成熟,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朝着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1.市场意识进一步增强,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逐渐统一 2.“先就业、后择业”和“逐步到位”意识进一步加强 计划经济时代,人们从事某个职业就基本终生不变,调动一下工作比登天还难。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存环境。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根据职业的工作性质、地理环境、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劳动强度等综合价值和个人的兴趣爱好、发展要求等进行多次双向选择,直到找到自己最合适、最喜欢的职业为止。就业过程正从过去的“一步到位”到“逐步到位”,这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一种现实的择业方式。调查中有52.4%表示自己将“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他们对“短期过渡性择业”、“寻求性失业”、“工作后再回炉”的观点普遍认可。在这种观念下,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将通过职业转换寻求更好的发展机遇,也使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希望通过“自我成才”、“自我发展”来寻求“求职与成才”的协调统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把第一次职业选择作为终身选择的大学毕业生将进一步减少,“先就业、后择业”将成为大学毕业生的一种普遍的新观念。

3.大学生的择业竞争意识进一步增强,但自主创业意识不强 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积极主动的求职心态,主动地参与职业竞争,主动地了解人才需求信息和规格要求。绝大多数同学都承认一份比较理想的职业,是靠才华、靠良好的素质去竞争取得的。在面对“如果

有一个地方工资较高,能够发挥您的特长,提高您的社会地位,致富的机会比较多,但工作紧张、竞争激烈,物价波动大、收人不够稳定,甚至有可能失业,您是否愿意到那里生活”的题目时,有25.0%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愿意,40.5%的大学生表示愿意,20.5%的大学生表示无所谓,14.0%的大学生表示不愿意。这说明绝大部分同学具有竞争意识,敢于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锻炼。从自主创业意识来看,大学生对走自主创业之路表示有信心的仅占:15.7%,没有信心和不想自主创业的占53.9%,认为条件不成熟的占30.4%。认为当前阻碍他们自主创业的主要因素列前三位的是:资金缺乏、个人能力不足和没有合作伙伴。

4.职业价值评价标准趋向现实和具体化

职业评价标准是职业价值观的核心,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评价标准正在由以往理想主义变为明显的务实主义,功利与个性发展成为主导。大学生对职业评价的标准上,主要突出了个人才能的发挥和经济收入高、单位前景好等因素,有30.3%的人选择“发挥个人才能”。“发挥个人才能”成为当代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这说明大学生在择业时并不是一味地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而是更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与特长的施展,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长远的人生发展目标。在注重发挥个人才能的同时,他们又希望获得较高的经济收人。有24.9%的人选择“经济收人”作为择业的首要标准,沿海开放城市及经济特区、三资企业成为大学生择业的首选目标,主要是因为它们能同时满足大学生的这两个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