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交流电、电磁振荡、电磁波错题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7 20:36: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也就是说,人眼透过透镜至多能看到同一行的方格数为26。 【评析】

理解题意比解题还重要。当年不少的考生就因为读不懂题而失分。读不懂题的原因在于没有将题目所叙述的具体问题转化为一种物理模型。

例14 如图13-18所示,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的焦点上有点光源S。若使透镜以垂直于主光轴并过光心的直线为轴转过37°角。求此点光源到它的像之间的距离(sin37°=0.6,cos37°=0.8)。

【错解】

透镜转动后,发光点到透镜距离:

u=f·cosθ=8(cm)

由透镜成像公式:

所以像物间距离

对透镜成像公式中的物理量,物距u、像距v、焦距f,这些概念理解不够。u,v,f应均是物垂直于透镜的距离,而不是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分析解答】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在透镜成像公式中,u,v,f均是物垂直于透镜的距离,而不是到透镜光心的距离。透镜转过后,所得的像距是相对于新的透镜位置的垂直距离。由透镜成像规律知该像仍在原主光轴MN上。如图13-19所示,离光心的距离:

所以像物问距离:

L=v′-u=40(cm)

【评析】

从本题的正误比较中,我们发现基本概念必须准确。我们还发现主轴的作用。物距、像距都可以先把物点、像点投影到主轴上,投影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物距、像距。如果在转动透镜的同时也转动主轴,并将发光点投影到新的主轴上,如图所示M′N′。新的物距在一倍焦距之内,可用几何关系求出新的物距。完成了对新的物理情境的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有了。

例15 (1981年高考题)一光电管的阴极用极限波长λ0=5000?的钠制成。用波长

λ=3000?的紫外线照射阴极,光电管阳极A和阴极K之间的电势差u=2.1V,光电流的饱和值I=0.56mA。

(l)求每秒内由K极发射的电子数。 (2)求电子到达A极时的最大动能。

(3)如果电势差U不变,而照射光的强度增到原值的3倍,此时电子到达A极时的最大动

-34-19

能是多少?(普朗克恒量h=6.63×10J·s,电子的电量e=1.6×10C)。

【错解】

(1)由于Q=It,所以t=1秒内发射电子数为

(2)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在阴极K逸出电子的最大动能为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3)当光强度增到原值的三倍时,电子到达A极时的最大动能也变为原来的三倍。

【错解原因】

对于这道考题,不少考生只求出了阴极K逸出电子的最大动能,没有按题意要求进而计算出到达A极的动能。在计算中,埃是长度单位,应化成国际单位进行计算。根据光电效应现象的特点,逸出光电子的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强度无关,所以第三问的最大动能不变。

【分析解答】

(1)每秒内由K极发射的电子数

(2)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

再由动能定理,在阴极K逸出的电子经过电势差为u的电场加速,到达A极时的最大动能为

(3)当光强度增到原值三倍时,电子到达A极时的最大动能不变。 【评析】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本题的第一问是力学与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相结合的综合题。在做题之前一定要掌握光电效应的全过程,只有理解了光电效应实验现象发生的全过程,即大于极限频率的光照射在阴极上,光子激发出光电子,光电子在电源形成的电场的作用下加速(或减速)打在光电管的阳极上。形成回路中的光电流。才可能理解题目之所求。进而加上电场加速的那一步计算过程。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