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0:15: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名词解释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有机体 社会经济结构 社会政治结构 社会文化结构 社会意识形态 阶级阶层社会进步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形态阶级斗争 社会改革 科学技术 英雄史观群众史观人民群众历史人物普通个人 杰出人物无产阶级领袖 二、单项选择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④)

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④)

A阶级斗争发展史 B生产关系发展史 C社会意识发展史 D生产劳动发展史 (3)“吃、喝、住、穿,这是人生的第一需要”的观点属于(① )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C利己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4)“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属于(①)

A宿命论 B英雄史观 C唯物史观 D诡辩论 (5)在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④)

A血缘关系 B法律关系 C思想关系 D生产关系 (6)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是(②)

A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B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 C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回答D对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关系的不同回答 (7)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体现的关系是(② ) A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B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D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8)“人定胜天”的观点表明(② )

A人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 B错误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C准确把握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D夸大了自然界的客观性 (9)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只能是( ④ )

A社会现存的各种生产关系 B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 C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生产关系 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10)人类是社会的主体,历史活动就是人的活动,因此人可以(④) A创造社会发展规律B消灭社会发展规律 C改变社会发展规律D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规律

(11)“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是(④) A宿命论观点 B机械论观点 C历史循环论观点 D唯物史观观点 (12)哲学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③)

A人们认识世界能力的范畴B人们用物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能力范畴 C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范畴 D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水平能力范畴 (13)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 ④)

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物的关系C物与物的关系D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 (14)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④) 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B人与人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的思想关系D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15)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③ ) 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 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 (16)一定的社会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③ ) A政治制度与军队、警察武装力量B生产关系与政治制度 C政治的上层建筑与思想的上层建筑D政权与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17)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③ ) A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B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

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18)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① ) 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形式

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D交换和消费关系

(19)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② ) A文学艺术B国家政权C政党结构D哲学思想 (20)经济基础是指(② )

A现实存在的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B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C生产力各要素的总和D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总和 (21)国家是代表(④ )

A全国社会成员利益的B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 C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D统治阶级利益的 (22)区分国家的类型和本质的根据是(③ ) A人口多少B领土的大小C国体D政体

(2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① )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B科学文化的反映 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D社会规律的反映

(24)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的形式,它属于(② ) A没有阶级性的上层建筑B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C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D思想的上层建筑 (25)社会意识根源于(① )

A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B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

C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心理D英雄人物成为杰出人物的意愿 (26)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② ) A地理环境B生产方式C经济基础D实践活动 (27)生产方式是(④ )

A生产力各要素的有机统一B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有机统一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28)社会形态是(④ )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B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的统一 C国体与政体的统一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2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的状况是(⑤) A已不存在B越来越激烈C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D只存在于人民内部E总的趋势是趋于缩小,减弱和缓和